全国劳动模范、安徽叉车集团特级技师董慧:在阅兵现场感受钢铁洪流的中国力量
九三阅兵,世界瞩目。作为安徽省6名劳模工匠代表之一,我有幸受邀前往北京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现场观礼阅兵。正式阅兵前的天安门城楼庄严雄伟,天安门广场气象恢宏。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钢铁长城”主题景观巍然矗立,14座烽燧托举起“1945”“2025”字样。8时55分,习近平等中外领导人来到天安门城楼主席台,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随着钟摆,1945、1955、1965……2025的年份数字依次显现。9时整,报时钟声响起,纪念大会开始。怀着无比激动与自豪的心情,我观看了这场盛大的阅兵仪式。不仅让我深切感受到祖国的强大,更让我对自己作为一名产业工人的身份有了全新的认知与感悟。
当整齐划一的受阅方阵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时,那磅礴的气势和严明的纪律,瞬间点燃了我的爱国热情。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误,每一个眼神都透露出坚定与自信,这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艰苦训练和不懈努力。他们展现出的坚韧不拔和团结协作精神,正是我们产业工人在工作中所需要的。我们在生产一线,同样需要这种高度的纪律性和专注度,才能确保每一个产品的质量,每一道工序的精准。
这些大国重器彰显着我国强大的国防实力和科技水平。看到这些,我不禁联想到自己所在的产业领域。如今,我国的制造业正朝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到生产中。这就要求我们产业工人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像阅兵中的装备不断更新换代一样,我们也要持续提升自己,才能在产业发展的浪潮中贡献更大的力量。
作为产业工人,我们虽然不在保家卫国的最前线,但我们在另一个战场——生产一线,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每一个零部件的精心制造,每一个产品的严格把关,都凝聚着我们的心血和汗水。我们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生产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各类产品,为国家的繁荣稳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的工作看似平凡,却意义重大,因为我们是国家产业发展的基石,是经济腾飞的动力源泉。
这场阅兵让我深刻认识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国家的强大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稳定的生活环境,而我们的努力奋斗也在推动着国家不断向前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阅兵仪式为激励,立足岗位,精益求精,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为企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为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而不懈奋斗。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产业工人能够从这场阅兵中汲取力量,坚定信心,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共同铸就国家更加辉煌的明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