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9-28 22:08

港乐:一步转型的郭富城有多恐怖?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世人皆以《狂野之城》,为郭富城转型之始。
这或也不能算错。
但实际上,1995年的《纯真传说》,才是郭富城音乐旅途中的里程碑之作,更兼是港乐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堪称“一步转型”。
其后步步巅峰。

1995年专辑《纯真传说》。
从同名主打歌《纯真传说》,到专辑内的《强》和《不只一次》,将其真声力量的强悍和爆发力,推进到了极致,又初尝假声,就一鸣惊人。
《纯真传说》是从低八度直接跨越到高八度,强度骇人,《强》是以真声到顶而后转假声再行,而后尚有一浪高过一浪的层叠,《不只一次》则在保留“蘑菇头”时期清澈风格的同时,以刚柔并济之姿,将高音假声的美感,推到了顶级难度。
以歌论,笔者认为,单主打歌《纯真传说》,就足够横扫香港乐坛。
一个叱咤乐坛IFPI大碟和一个男歌手银奖,肯定不够。
最受欢迎男歌手奖、金曲金奖、全球华人至尊金曲、叱咤乐坛至尊歌曲大奖呢?
这张专辑,也是音乐人雷颂德职业生涯中的巅峰之作。
可惜,知音难续。

随后他剪去长发,带来《风不息》。
这张专辑,被认为是“粤语专辑《纯真传说》的衍生作品”,在风格变化和歌路探寻上,有一定的尝试色彩。
短发、三十而立和第十张普通话歌曲专辑,象征着新开始。
笔者尤其喜欢小美包揽词曲的《当我知道你们相爱》,至简、澄澈、入心,与郭富城的声音一般,简单、干净,凝练至顶。
初听会觉得全无难度。
但请恕直言,能把这首歌唱好的人,寥寥无几。
而蘑菇头再不会来。

下一张粤语专辑是《备忘录》。
如果说《纯真传说》是大胆突破、锐意求新,这张《备忘录》就是沉淀之作。
它或不及上一张专辑那样苛求难度,却在风格驳杂之余,有各种“动听之美”,比如缅怀与伤感的《敬启者之爱是全奉献》、充斥怀旧和励志之意的《纪念册》和强劲惊艳的《化装舞会》。
而笔者想倾力推介的一首,当然就是《用一首歌的时间怀念你》。
上文笔者说,《天涯》和《渴望》是郭富城“蘑菇头”时期的登峰造极之作,而当时间来到1995年,他不但以这首《用一首歌的时间怀念你》,复现了昔时风格,更从咬字的尺度、共鸣、颤音和假声层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这是音乐与声音的极美。

1996年,《信鸽》翱翔。
笔者想说,这是一张被严重低估的专辑。
彼时,郭富城的声线已全然蜕变,在保有早期清澈的同时,多了沉厚,在唱腔方面,共鸣与磁性更为突出,技巧已炉火纯青。
整张专辑只有一首快歌,《化装舞会》,但从《信鸽》、《只要你的爱》,到《感情的事》、《Goodbye Valentine》、《牵肠挂肚》、《我会好好过》、《感动》和《死心塌地》,随便抽出哪一首歌来,都让人惊艳。
渐次听下来,可见飞越千山万水、百转千回、极痛又唯美和充满追忆色彩等种种意象和丰沛情感。
以难度论,《Goodbye Valentine》可以单列。
没点斤两,勿试。

随后就是《听风的歌》。
当年,一杯水泼到他的脸上,开启了一代巨星的星途。
遇风呢?
专辑同名主打歌《听风的歌》,被不少乐迷认为,是郭富城“最好听”的歌曲之一。
如果说《狂野之城》是转型的开始,《铁幕诱惑》是奠定舞台王者根基之作,《纯真传说》是石破天惊,《备忘录》是沉淀待发,那么,《听风的歌》是什么?
笔者想把它界定为,大成之作。
从声线、唱腔到风格,都是对港乐的重新定义。
郭富城的声线,就如一根千锤百炼的钢丝,高高低低、随心弯折,整张专辑听下来,或如风掠过,或狂野暗沉,或若豁达低语,或夭矫如龙,或沉郁难抒,或缅怀心伤,曲风之多变,令人讶异而觉不可思议。
行文至此,笔者恰好见到一条评论,有人说,“郭天王后期的颤音唱法极不习惯,还不如平铺直叙式的唱法,跟戴思聪学唱歌也没用,华语歌手该唱法的独他一人。”
果真如此?
说这话的人,可以去听一下同专辑的《男人香》。
该曲末尾有连续三句的“要你今宵为我狂”,也尽可以去尝试一下,若没有颤音铺垫,会是如何生硬。
而郭富城的颤音,还将在未来大放异彩。
上一年度,《纯真传说》好歹拿到叱咤乐坛IFPI大碟奖,这次《听风的歌》竟然只有一首十大劲歌金曲奖。
只想说一句,绝对不公。
最难者《离场》。
不可挑战。

从决意转型到大成,郭富城只用了三年时间。
每一张专辑,你都可以“听见”他的进步,而且幅度之大,令人咋舌,尤其当他静下来唱传统港风歌曲,更是强到炸裂,比如,他在1996年的《廉政行动组》中,与朱茵合唱的一曲《谁令你心痴》。
无论天份还是才情,皆恐怖至极。
无人可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港乐:一步转型的郭富城有多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