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9-29 08:51

霍英东二房太太去世,享年96,生前不炒作,已经低调火化

冯坚妮走了,96岁,很安静,消息出来没车队没花圈,讣告看着就像一个普通老人,霍家还是老样子,低调,流程走完就算了,火化,发个讣告。
这事就算过去了,外面看不出什么波澜,这事还是被人挖出来了,毕竟不是普通老太太,她是霍英东的二房。
身份摆在那,就是那种一直在旁边又不太好提的角色,大家眼里她一直很低调,其实在豪门里能这么过一辈子,分寸感拿捏得死死的,活得太清醒了。

讣告上没写“霍英东遗孀”,连霍英东的名字都没提,只有“冯坚妮太夫人”“霍母”这种称呼,生于1929年,享年九十六岁。
讣告上还有个红色的“闻”字,意思是“喜丧”,整个过程都很平淡,像是在办一件公事,没什么仪式感,
她是二房,是霍英东后半生最亲近的人之一,也是那个从不抢风头的人,讣告上就四个字“温良谦和”,这不是场面话,是事实。

在霍家那种地方,几十年不出乱子,不争正室地位,不跟儿女闹矛盾,不拿丈夫的名号出去炒作,这不是性格,是懂规矩,她活得最体面的地方,就是没给自己留下什么痕迹。
外面传她是霍英东的初恋,一见钟情,后来重逢才在一起,故事听着挺浪漫,现实挺复杂的。
年轻时候认识过,霍英东还是听母亲的话娶了吕燕妮,冯坚妮也结过婚生过孩子,后来两个人各自离了婚,才走到了一起。

她的身份一直不怎么名正言顺,1977年霍母去世,讣告里才第一次出现她的名字,那年她都四十八岁了,跟了霍英东快二十年。
霍英东公开露面,经常带着她,但她从来不抢镜,永远站在吕燕妮后面,别人跟她打招呼,她总让人先去跟吕燕妮说话,这不是装,是习惯了这么处理场面,她很清楚自己的位置。
豪门里什么规矩,宠爱归宠爱,不能越线,她不争,因为知道争也争不到什么,规矩早就定好了,争了没用。

霍英东留下的家规,一条是财产由大房的儿子们打理,另一条是去世后二十年内不能分家产,只能领定额生活费。
冯坚妮完全按照规矩来,她自己有两个亲生儿子,还有一个继子,都没参与霍家的生意,儿子们自己当医生,离家族斗争远远的。
她住在香港北角,一个九十五平米的公寓,不是什么山顶豪宅,生活费每个月要去霍震寰那边领,有时候还得签“欠条”。
这事被媒体曝出来过,豪门的“二太太”领钱跟红楼梦里的故事似的,但就是真实发生了,

有人觉得她过得苦,其实这可能就是她自己选的,她不争,因为知道争不来的东西,不值得拿自己和孩子的一辈子去换,
霍家看着规矩森严,外面看三兄弟各管一摊,霍震霆管体育,霍震寰管生意,霍震宇管南沙开发,其实里面早就暗流涌动。
2011年为了南沙的地皮三兄弟还打过官司,差点分家,最后还是靠小辈们出来调解。

霍家的秩序不是靠家规撑着,是靠有些人不闹事,她没让儿子去争地位,也没去抢正房的位置。
她知道这是个讲规矩的地方,不是讲感情的地方,谁不守规矩,谁就会被边缘化,退一步,忍一步,这不是懦弱,是看得太明白了。

很多人觉得进了豪门晚年就该珠光宝气,冯坚妮的生活是另外一个样子,住普通小区,生活费有限,儿子们照顾着,过生日吃个寿包,拍张照片就是全部的排场。
不炫富,不炒作身份,她孙女晒过她九十五岁的生日照,就是个普通酒楼,一张圆桌,几道家常菜,一篮寿桃,照片拍得模模糊糊,老人笑得很开心。

这才叫有底气,不是花了多少钱,是能守住自己的分寸。
有人问,活了96岁,讣告上为什么连“霍英东遗孀”都不写,理由很简单,霍家的规矩不能动,一旦这个称呼模糊了,牵扯到的就是正房、继承权、谁才是名正言顺的“霍太”,这不是感情问题,是家族秩序的问题。

她明白,也接受了,讣告上连名字都只写了“冯毅”,只留下一句“温良谦和,为人慈爱”,听着很平常,其实是最高的评价。
她不是靠争赢了什么活下来的,是靠不争稳住了自己,她不是豪门故事里的女主角,但正是这样的人,才让一个大家族几十年没出过大乱子。

冯坚妮走了,葬礼没什么大动静,霍家也没办追悼会,事后霍家的舆论一下子就沉寂了。
大家才发现,这一代守规矩的老人都走了,原配吕燕妮、三房林淑端、二太冯坚妮,没有一个留下八卦,没有一个搅乱家族,没有一个让子女去争家产。

她们都走了,霍家只剩下规矩,规矩是冷的,她们之所以能平稳度过,是因为知道什么时候该退,什么时候该热,冯坚妮不是赢家,也不是输家。
她就是用自己的方式,成了这个家族里的润滑剂,豪门不是靠激情维持的,就是靠这种不声不响的活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霍英东二房太太去世,享年96,生前不炒作,已经低调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