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狂言中国三千战机是摆设?俄专家一席话揭穿真相!
可惜肯尔斯巴赫那一番关于“中国3000架战机在实战中毫无用处”的言论,似乎就要被一群俄罗斯的军事专家给彻底的打脸了!。科罗琴科的这一“回怼”之际,这场隔空的“空军大战”又掀起了一次新的热潮,但其背后所蕴含的真正的矛盾却又引起了人们的深思:究竟是中国的空军真的“外强中干”,还是美军在对我们空军的估计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偏见?
美军的“逻辑”:老旧战机=无效战力?
美军贬低中国空军的核心论点,在于其战机结构的“老龄化”。美方数据显示,中国现役战机中仍包含约240架歼-7等二代机型,这些战机雷达反射面积大、电子战能力弱,在现代化空战中难以对抗隐身性能优异的F-22或F-35。美军模拟推演甚至宣称,F-35曾在中东演习中打出20:1的击杀比,凭借数据链和传感器优势“先敌发现、先敌摧毁”。
但令人值得注意的是,却将中国空军过去的十年的换装速度都给忽略了.。至2025年中国的四代半以上的战机的占比就已经超60%,同时又将歼-20的数量突破了300架,歼-16与歼-10C分别也都超过了350架和240架的数量,总的来说中国的主力战机的总数也就快要逼近1900架了。
更关键的是,歼-7等老机型早已退居二线,承担教练、拦截等辅助任务。而其在青藏高原的600米短距起降的特殊能力,更使其常年都能在那高寒的苍茫中,高效地扮演起边境的“看家护院”的重要角色,起到了极高的效益和效费比。
俄专家戳破谎言:体系化作战才是王牌
俄罗斯军事专家普霍夫指出,现代空战早已超越“单机性能比拼”的范畴,而是体系化对抗。中国空军的优势正体现在三个方面:
由空警-500的数字阵列雷达可在400公里外锁定F-35等先进的隐身战机,对歼-20提供了超视距的打击引导,极大地提高了歼-20的远程打击能力。但在2024年的白令海一幕中,却有这样一幕空警-500的主动电子对抗系统,就直接将美军的E-3预警机的信号给压制了个一塌糊涂。
机场网络分散风险:中国拥有500余座军用机场,其中80个主力基地配备加固机库和地下设施。战时可快速疏散战机,避免被“一锅端”。相比之下,美军在亚太的F-35仅集中在日韩少数基地,易成导弹靶标。
无人机与有人机协同:歼-20S双座型可指挥攻击-11隐身无人机群实施饱和攻击,老旧的歼-6、歼-7也被改装为无人诱饵机,用于消耗敌方防空导弹。
数量与质量的平衡:中国产能让美军焦虑
美军至今仍迷信技术代差,但中国航空工业的产能已构成战略威慑。成飞、沈飞等工厂年产量超240架新机,仅2025年上半年就接收120架歼-20,速度超越F-35交付周期。与此同时,中国飞行员年训练时长突破200小时,远超美军平均水平。俄专家强调,33个航空师意味着中国可同时执行制空权争夺、对地打击、国土防空等多重任务,而美军在西太平洋的隐形战机仅130余架,难以应对多层次攻势。
战场从不是纸上谈兵
美军“唯技术论”的片面评估,历史上已在越南战争、阿富汗战场多次碰壁。今天中国空军的体系化战力,结合地理优势与工业潜力,足以在家门口构筑“禁区”。正如科罗琴科所言:“33个师级别的力量压过来,谁都不敢说能轻松顶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