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9-29 16:57

张泉灵:曾是央视一姐,嫁给大18岁李铁,投资“二混子”赚1.2亿

一个人可以有多少个身份?她曾是“震地玫瑰”的记者,是央视的“一姐”,是投资界的“商界木兰”。
然而,她也曾在演播室鞋子被烤糊时咬牙坚持直播;在被误诊为肺癌时怀疑生命是否就此终结;在世俗眼光下选择了大自己18岁的伴侣;在事业巅峰主动辞去央视工作。
“生命的后半段,是否来得及从头来过?”张泉灵的这句话,像一记锤子,敲进很多中年人的心里。
她为什么能一次次把自己推向新的轨道?她的人生转弯,究竟是赌注还是必然?

张泉灵的童年在上海石库门的弄堂里度过。七户人家共用一个水龙头,清晨上学,她常常接一杯水,蹲在街边刷牙,以免迟到。
母亲是她最重要的老师,会弹扬琴,也会缝纫毛衣,两个癌症病史仍笑称“运气好”。这种不服输的劲头,悄悄刻进了女儿骨子里。
1992年,她考入北大德语系,却是全班唯一零基础的学生。别人用德语寒暄,她听不懂,只能尴尬微笑。
那一刻,她心里暗暗发誓要追上去。后来一年时间,她啃下了相当于四年的学分,天天泡在图书馆和自习室里。

临近毕业,央视与北大合办《中华文明之光》,她意外得到主持机会。那一次,她跟着摄像团队跑遍全国,才发现“记者是见世界的职业”。
1997年,她正式进入央视国际部。一上来就主持《中国报道》,几乎没人敢接的硬核节目。
为了不掉链子,她白天做主持,晚上补经济学课程,用四个月啃完一整个专业。很快,她又走上《东方时空》的舞台,与白岩松、水均益并肩。
真正让她被观众记住的,是那些危急时刻。

一次直播,她闻到刺鼻的焦糊味。低头一看,是脚下的鞋踩在新装的地灯上,被烤得冒烟。
她却面不改色,继续播报,一边悄悄写纸条递给工作人员:“着火了。”最终,鞋子脱了,节目仍旧顺利完成。
2008年,她刚从珠峰报道圣火登顶下来,就直奔汶川。徒步九小时,余震不断,半座山在她身后轰然塌下。
到达震中那晚,她在帐篷里哭了五分钟,然后擦干眼泪走到镜头前。那时她36岁,被观众称为“震地玫瑰”。

“记者的一辈子,相当于别人活了几辈子。”张泉灵说。她的敬业与冷静,把她推上了央视一姐的位置,也让她站在了命运的高压线上。
可人一旦站得太久,总会有崩塌的那一刻。
2014年的冬天,她咳得厉害,有时还带血。医生说,怀疑是肺癌。那一刻,她感到喉咙里堵着石头。她想到年幼的儿子,也想到自己未完的事业。
几经检查,结果只是肺炎。但那场“虚惊”,像一把斧头,劈开了她的舒适区。

如果生命就此终止,她会不会遗憾?她发现答案是,不会。可如果再延续几十年,只是重复眼前的日子,她忽然觉得难以忍受。
她想起布莱希特的一句话:“最坚强的人,是在绝望中依然依靠自己的人。”这让她下定决心,不要再靠央视的光环来定义自己。
2015年9月9日,她在微博写下《生命的后半段》,宣布辞职:“听说最适合创业的年龄是25岁。42岁虽然没有25岁的优势,可是再不开始,就43了。”
她把离开央视比作“离婚”,又痛苦又艰难,却不得不做。

离开央视,昔日的主持人,成了投资界的小学生。每天要见好几拨创业者,拜码头、做笔记,甚至被罗振宇调侃:“她见我第一句话就是,老罗,互联网是什么呀?”
白天跑项目,晚上学习商业逻辑。哭过,怀疑过,想过退缩,但她终究熬了下来。她说:“记者和投资很像,本质上都是找规律,然后推动改变。”
从此,张泉灵的标签,不再只是主持人。她在新的赛道里,再次起跑。
而在荧幕之外,她的婚姻也常常被外界拿来审视。

2000年,她采访清华博士生导师、城市化专家李铁。她本以为对方是个难以靠近的学者,没想到聊起来一拍即合,从城市发展聊到生活理想,几乎停不下来。
可李铁比她大18岁。这段感情一曝光,外界议论四起:有人说她图权力,有人说她图财富。面对流言,她只淡淡一句:“择偶唯一的标准是聊得来。”
那一年,她27岁,他45岁。她执拗地要嫁,父母拗不过女儿的坚定。李铁拍着胸脯对岳父岳母说:“我会坚持锻炼,争取陪她更久。”

婚后,她依旧是工作狂。凌晨回家,常常看到丈夫为她煲好的汤。2005年,她生下儿子晨晨。
孩子吐槽过:“妈妈总是忙,我以后要做银行保安。”可他也明白,妈妈是在追求新闻理想。
2012年,她带着儿子去爬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海拔5895米,气温骤降,孩子几度脱力,哭着问:“妈妈,你真是亲妈吗?”
她咬牙坚持:“安全线以下,让他自己决定。”最终,母子一起登顶。那一刻,晨晨懂得了什么叫超越自己。

张泉灵的婚姻哲学简单:“不麻烦,才能成为家常菜。”结婚纪念日和生日合并过,节日不送礼,常常互相开玩笑代替浪漫。
她懂得给对方空间,也要求被理解。就像李铁从没指责她不顾家,她也接受他每周打篮球的习惯。
这种不喧嚣的理解,比轰轰烈烈的誓言更长久。
家庭给了她底气,但真正让她再度出圈的,是另一种洞察力,商业嗅觉与社会观察。

2017年,张泉灵被儿子“教育”了一次。孩子不爱看历史书,却迷上了一本漫画书《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她翻开一看,幽默又严谨。作者是个网名叫“二混子”的人。
她立刻判断,这是个有前景的产品。于是投资147万,帮陈磊成立工作室。结果首批上架,6小时售罄,她的投资收益达到1.2亿。
之后,她又押中“年糕妈妈”“编程猫”,在教育和内容赛道屡屡得手。2020年,她入选“”中国企业家“”,被称为“商界木兰”。
而她的敏锐,也没有离开公众舞台。

在“再见爱人”节目中,她直面黄圣依:“你有个人资产吗?你知道你的钱在哪吗?”那一刻,黄圣依语塞,杨子沉默。张泉灵看穿了婚姻背后的经济真相:女人不独立,婚姻必失衡。
她点评葛夕:“不是爱没爱过,而是她舍不得十年的沉没成本。”她看麦琳:“困守厨房太久,就看不见世界,也看不见自己。”
观众惊呼:这是婚综里少有的清醒。网友给她起了个新称号“整顿婚综第一人”。
正如福柯说的:“权力最隐秘的地方,就是潜藏在日常生活的细节里。”张泉灵把这个权力真相,揭给了无数还困在婚姻迷雾里的女性。

张泉灵的一生,就像一条不断分叉的河流。
她没有永远的安全区,也没有固定的角色。她一次次跳出旧轨道,逼自己重来。
正如一位法国哲学家所说:“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的。”
张泉灵的塑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亲手雕刻。她一次次推倒旧的自己,再一次次重建新的自己。
所以,当我们看她时,不该只看到央视一姐、投资赢家、犀利嘉宾这些标签。更该看到她在一次次转身中展现出的力量:人生,随时可以重启,而她始终选择做自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泉灵:曾是央视一姐,嫁给大18岁李铁,投资“二混子”赚1.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