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9-30 13:29

李思:我父亲是李连杰,我母亲是黄秋燕,我从小缺爱是留守儿童


李思是李连杰和黄秋燕生的第一个孩子,1988年出生在美国。那时候李连杰刚开始在美国发展事业,黄秋燕跟着他一起过去。说起李连杰,大家都知道他是功夫明星,从小练武,拿过全国冠军,后来因为伤病转行拍电影。

黄秋燕比他大两岁,也是武术出身,早几年就进影视圈演武打片。他们俩是同一个体育学校的师姐弟,关系从训练时候就熟了。李连杰受伤那阵,黄秋燕帮他不少忙,鼓励他去演戏。1987年他们结了婚,很快就有了李思,1989年又生了二女儿李苔蜜。本来这家庭看着挺稳的,父母都有点名气,孩子生在美国,起点不算低。可谁想到,没几年就散了。

李连杰的事业起步不算容易,早年拍《少林寺》红了,但后来去香港发展,遇到瓶颈。1989年他拍《龙在天涯》的时候,认识了利智。利智是1986年的亚洲小姐冠军,长得漂亮,在香港娱乐圈有点名气。
李连杰很快就移情别恋了,那时候黄秋燕还在带两个小孩子。他很快就提出离婚,时间是1990年到1991年之间,不同说法有点出入,但基本是李思三岁那会儿。李连杰选择净身出户,把美国的房产留给了黄秋燕,不过那房产带贷款,黄秋燕得自己还。
抚养权名义上归李连杰,但他忙事业和新感情,根本没时间管孩子。结果黄秋燕一个人在美国拉扯两个女儿,开美容店挣钱养家。李思从小就没感受到完整的父爱,父亲基本不出现,只偶尔寄点钱。

黄秋燕自己也不是闲人,她以前演过电影,但离婚后得面对现实。在美国,她先教武术维持生计,后来转行开店。每天忙着工作,孩子就交给保姆或者亲戚带。李思和妹妹小时候一度被送回北京,由李连杰的母亲张凤兰照顾。
那时候李连杰正忙着追求利智,没心思管前妻的孩子。黄秋燕在美国打拼,也没法天天陪着。李思后来自己说过,她小时候像留守儿童一样,父母都不在身边。学校里同学知道她爸是明星,但她自己却没享受到什么好处,反而因为父亲缺席,被人议论。
母亲忙着还贷和挣钱,姐妹俩在美国的生活挺艰难。黄秋燕后来再婚了个普通人,生活稳定了些,但早年那些年头,对李思影响很大。她长大后提到童年,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尤其是父爱的部分。

李连杰离婚后,没马上娶利智,他们保持关系几年。1999年才结婚,那时候利智已经退圈了。他们生了两个女儿,长女简2000年生,次女嘉达2004年生。李连杰对这两个小女儿照顾得细致多了。
嘉达小时候有情绪问题,七岁开始显露迹象,十三岁那年尝试伤害自己。李连杰中断工作,从片场赶回去陪她,还帮她学佛教知识,自己也信了佛。相比之下,李思姐妹俩小时候没这个待遇。李连杰后来创办壹基金,做公益,当过世界卫生组织大使,但对前妻孩子的关注一直少。
黄秋燕也没抱怨,她自己把女儿们拉扯大。李思上学在美国,成年后从事普通工作,没进娱乐圈。她现在三十多岁,还单身,选择不结婚。父母离婚对她打击大,她说过怕重蹈覆辙,不想孩子也经历那种缺爱的日子。黄秋燕现在六十出头,生活在美国,继续经营生意,也没再婚几次,就跟那个普通人过日子。

李思公开说过,她宁愿没有李连杰这个父亲。听起来狠,但想想她小时候的日子,也能理解。父亲成名后忙着新家庭,新事业,前妻孩子像被遗忘的角落。黄秋燕没让女儿们恨父亲,她自己也没公开指责李连杰。
离婚后,她专注养孩子,没再进圈子。李连杰五十岁后,拍片少了,开始联系李思,想弥补父女关系。寄礼物,偶尔见面,关系缓和了些,但裂痕还在。李思采访中直言,童年像留守儿童,缺爱影响一辈子。
她没美化父亲的缺席,也没夸大母亲的辛苦,就是实话实说。黄秋燕的经历也让人感慨,她从武打明星变成单亲妈妈,中间吃了不少苦。李连杰的事业高峰期,正好是李思童年低谷期。他后来公益做得好,但家庭这块,欠前妻孩子的太多。

说到底,这事反映出明星家庭的常见问题。光环下,孩子不一定幸福。李思没靠父亲的名气进圈,她选择低调生活。妹妹李苔蜜也差不多,没曝光多。利智的两个女儿,简和嘉达,在美国上学,生活优渥。李连杰疼她们,带她们见世面。
简上哈佛,嘉达也进好学校。姐妹间待遇差这么多,同父不同命。李思没怨天尤人,她工作稳定,偶尔接受采访,说说心声。黄秋燕支持女儿独立,没让她们沾父亲的光。李连杰现在六十多,息影多,专注公益和信仰。他说过后悔对前妻孩子关心少,但时间回不去。黄秋燕再婚后,生活平静,她没再进公众视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思:我父亲是李连杰,我母亲是黄秋燕,我从小缺爱是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