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伟接连痛失儿子、丈夫、女儿,染霜的玫瑰带泪开!
师伟不是那种天生就爱出风头的类型,本来想当医生,结果阴差阳错进了演艺圈,一干就是几十年。师伟,原名孙宗洵,1928年1月23日出生在哈尔滨,那时候东北还挺冷的,她家是书香门第,父亲孙伟是俄文翻译,早年在中东铁路干活,后来调到清华大学教书,全家就迁到北平了。母亲师玉成上过私塾,家里氛围挺注重教育的。
从小师伟就聪明,喜欢文艺和体育,在北平女二中上学时,结识了好朋友贾铨,那姑娘后来是濮存昕的妈。贾铨的哥哥贾大林爱导话剧,有次排《雷雨》,女主角临时有事,师伟就顶上演四凤,演完大家直夸,这让她尝到表演的滋味。高三又和贾铨搭档演《阴谋与爱情》,她演女主角费珊珍,演得特别成功,还加场了好几回。
1946年10月,她考进中国大学生物系,那学校是孙中山创办的,她本来想学医,父亲也支持。1947年加入民主青年联盟,课余帮着搞学生工作。1948年元旦,系里办晚会,她演了讽刺剧《禁止小便》,还有《王大娘补缸》,挺接地气的节目。谁知8月19日当局大抓学生,21日一个女同学郝某逃到她家,师伟和哥哥藏她进柜子,结果军警上门把师伟抓了。先关派出所,后转警备司令部,又去特审庭,女监满了就扔男监里。幸好父亲有教授身份,找人担保交钱,她才出来。但学校开除了她,她一咬牙决定去解放区。10月在组织护送下到河北泊头,化装成老百姓住农家,为了不连累家人改名叫师伟,从爸妈名字各取一字。从那儿走路到德州,再火车到石家庄,刚解放的城市乱哄哄的。她进华北大学政治班,学俩月就调第三文工团,从此走上专业演员路。
1949年春天,团里排《红旗歌》,她演女工美兰,那剧是解放区第一部写产业工人的,7月在全国文代会上演,拿了优秀奖,长春厂还拍成电影。11月华北大学改中国人民大学,文工团转北京电影制片厂。1950年她嫁给康玉洁,那人是八一厂科教片室主任,两人婚后生了三个孩子,大儿子滕晨、二儿子滕昱、小女儿滕易。工资不高,养仨娃挺紧巴的,但师伟咬牙扛着。在北影她拍了《吕梁英雄》《儿女亲事》《新儿女英雄传》《红色战斗员》,都是早年力作。1953年康玉洁调上海科学教育厂,她也跟去上海电影制片厂,避免两地分居。
1955年上影出《母亲》,她演喜鹊,张瑞芳演妈,海默编,拍完没公映。她还接了《苗家儿女》《三八河边》。1958年康玉洁回北京科教厂,她调八一厂,那儿是她事业高峰。主演《白求恩大夫》《朝霞红似火》《林海雪原》《东进序曲》《秘密图纸》《林冲》《爱厂如家》。1960年《林海雪原》公映,她演卫生员小白鸽,本来是男人戏,她那角色特别出彩。为了演好,开拍前她苦练滑雪,摔了不少跟头。片里她建议给小白鸽系白围巾,一下子就成了亮点,公映后白围巾全国脱销,好多姑娘都围上当时尚。
《朝霞红似火》根据浩然小说,她演秦玉珠,那农村女青年泼辣劲儿足,样片看时领导说有三角恋,停拍了,她和导演都难过。《秘密图纸》1964年,她演女特务方丽,郝光导,她起初不愿演负面角色,厂领导劝了才接。为了不落俗套,她去监狱观察真特务,那人穿灰囚服,坐那儿挺平静,没啥特别。她觉得特务不是脸上写着的,就设计成文艺范儿,去中央乐团看钢琴家,片里弹琴都是她自己来。公映后观众觉得新鲜,不像以往那些大波浪抽烟的模式化形象。
而事业风生水起,婚姻却出大问题。1963年康玉洁因出身被隔离审查,后关监狱,判了15年,到1978年才出来。那时候师伟一边拍戏一边带仨孩子,经济精神双重压力大。她省吃俭用,不买新衣,出席活动借厂里衣服。夜戏宵夜带回家给娃吃。周围人议论多,有人当面刺她丈夫,她装没听见,回家就掉泪。探监时她买点吃的送去,让孩子写信带过去,给丈夫点温暖。
1972年她转行当导演,从副导演干起,帮拍《走在战争前面》《怒吼吧,黄河》《飞行交响乐》。1973年《闪闪的红星》,她副导,发掘了祝新运演潘冬子,刘继忠演春伢子,那俩小子后来红遍全国。1974年国庆公映,字幕上没她名,因为丈夫在坐牢,她是家属,不能露面。她还挖了宝珣、张光北、洪剑涛、洪学敏这些后辈,是圈里公认的伯乐。
1978年康玉洁出狱,她带孩子接站,两人抱头,白发都出来了。1979年他平反,任北京科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她独立导《失去的歌声》《草地》。1986年3月拍《草地》,时间紧,只有四个月,她加班写分镜头,选景去高原,海拔3700米,高反头疼恶心还坚持。公映后电影局局长丁峤夸了。1987年她离休,应邀导河北任丘油田纪录片《钻工情》,她还得了“荣誉钻工”称号。
退休后住八一干休所,当管委会,学书法写诗,日子过得充实。仨孩子都成才,大儿子滕晨15岁下乡吉林大安,后去美国加州大学留学,回国当工程师;二儿子滕昱北影导演,后调央视;女儿滕易在北京文化公司编稿。可好景不长,1998年12月8日,二儿子滕昱突发心脏病走了,才44岁。他那时候在央视忙专题片,三个月六个,工作强度太大。师伟和丈夫悲痛坏了,头发一夜白了不少。康玉洁本就身体差,心脏血糖血压问题多,丧子后更糟。
师伟天天照顾,陪他医院跑。2006年8月,康玉洁病逝,师伟像死了几回,经常在家掉泪。但儿女亲情慢慢帮她缓过来,谁知2012年6月,女儿滕易下班骑车,被水泥车刮倒碾压,当场没了。一家五口剩她和大儿子,母子俩伤心欲绝。
这些年,师伟的日子像过山车,早年坎坷进圈,中年丈夫坐牢她独扛,晚年接连丧亲。你想想,一个女人,丈夫15年牢狱,她没离没怨,咬牙养家;儿子44岁心脏病走,女儿车祸没了,她没崩溃,还得活下去。师伟的坚强不是喊出来的,是日复一日熬出来的。她说,生活就是这样,得往前走。
丧亲后,大儿子滕晨把她接过去住,两年多天天陪着,煮饭夹菜劝吃。孙子外孙常来,带水果聊天,2020年,她总算从痛里走出来,参加点活动,家里写字画画。她的书法劲道,女的写成这样少见。2025年1月她97岁了,耳朵眼睛还灵,气色好,看起来比同龄人年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