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28岁跳楼身亡,离开前顶楼徘徊3小时,留17字感人遗言告别人间
文|妙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要不是走到了人生的绝境之处,谁也不会轻易的放弃自己的人生。
毕竟这样他是一了百了,但是身边的亲人却是会活在痛苦中。
而男演员尚于博在自己28岁的时候就选择了跳楼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2011年的时候震惊了很多人。
要知道,他在去世的前一个月还在剧组工作,
但就在短时间内便决定要放弃自己的生命,也是很奇怪。
一个年轻有为且事业正处于上升期的男生,
在他的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也成为了大家好奇的点。
尚于博来时路作为80后,尚于博的家庭条件还是非常不错的,
父母都是商人,对于尚于博的教育也是比较开放的。
在他还小的时候,父母就发现尚于博在表演方面很是有天赋。
高中时期,尚于博就担任了校话剧社男主角,成为学校的风云人物。
之后更是以670的高分考到中央戏剧学院学习表演,
同别人的轻松校园生活不一样,尚于博很是刻苦,每项成绩都很是优异。
毕业后凭借着一部《陆军特战队》正式踏入娱乐圈中。
即便是很小的一个角色,尚于博都会非常认真的对待,
努力将角色塑造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之后的多年更是出演了不少热播剧,因为《杜拉拉升职记》算是打开了自己的知名度。
可以说,毕业后的几年内,尚于博的事业处于稳稳上升的状态。
不论是《娘家的故事》还是《瑶山大剿匪》都让观众认识到了他扎实的演技,
虽然不是顶流明星,但是他在同龄人中事业也是非常顶的。
不少网友表示,按照他这样稳健的发展,未来可期。
其实很多人都感觉尚于博的人生是很完美的。
从小家境优渥,自己也是别人家的孩子,
大学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毕业之后更是事业稳步发展。
可以说他的人生容错率非常高,毕竟有殷实的家境的能做后盾。
但是他的每一步都是扎扎实实走上来的,身边的人都感觉他就像是一个幸运儿一样。
然而,没有人的人生是完美无瑕的,
在外人眼中尚于博是人人羡慕的存在,实则他也有自己的痛苦。
抑郁症其实在尚于博事业发展最快的时候,他可能是因为压力大或者是其他,被确诊为抑郁症。
当被医生告知的时候,尚于博自己似乎也有点不相信已经这么严重了。
毕竟作为演员,每天需要奔走在各个活动中,
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但是他没能想到自己的病情已经被医生警告不能掉以轻心了。
对此,在白天的时候,他还是那个专业的演员,在剧组也是和大家有说有笑的。
但是每次到了晚上,各种烦心的想法困扰着他,根本睡不着觉。
在这种整日整夜没有充足睡眠的情况下,尚于博的身体也逐渐出现了较大的反应。
特别是在记忆力方面,经常记不住台词,让他变得更加焦虑了起来。
要知道,对于演员来说,演技是一方面,
记台词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今记忆力的下降,给尚于博的打击非常大。
压力和焦虑的反复折磨,让尚于博的病情更加严重,对此,他便开始吃抗抑郁症的药。
这些激素性的药物让尚于博的状态变得憔悴不少,脸部的浮肿更是用化妆来掩饰。
三年的时间,他从来没有和身边的亲朋好友说过自己的情况。
在他们看来,尚于博还是曾经的那个他,
对于他偶尔的情绪不高,也只是以为他是拍戏累的。
一些网友猜测,可能是尚于博之前太优秀了,所以身边的人根本没有想到他会有失意的时候。
然而,越是优秀人的人越是要强,他们不会将自己的真实情绪外泄。
在无人知道的角落,尚于博的内心其实已经千疮百孔了,只是看起来坚强罢了。
一直忙于自己事业连假期都很少的尚于博,却突然在2011年的时候提出要带着父母去欧洲旅游。
要知道,他们一家人很少有这样的机会一起出行,毕竟每个人都有繁忙的工作。
在国外,尚于博尽力将一切做到做好,带着父母到处游玩,拍下了很多美好的瞬间。
此时的父母还很是开心,以为儿子终于有时间能陪伴自己了。
然而,快乐的时光终究只能成为回忆,
当时只以为是悠闲生活的开始,谁能想到是他们最后的幸福。
就在欧洲之旅结束没多久,尚于博再次带着父母到了北京周边旅游,拍下了很多的照片。
其实那段时间,就有人发现尚于博自己一个经常看着远方发呆,但是都没有多想。
甚至在出席《瑶山大剿匪》首映之时,尚于博都表现的很是正常,还十分友好的和媒体互动。
但是在10月25号的晚上,尚于博站在高楼的楼顶徘徊近3个小时,没有人知道他当时在想什么。
pic/wdwkberdtf2.jpg
不知道他有没有后悔选择演员这条路,有没有想过父母将会怎样接受各种后果。
但是在他人生的最后一刻,只是发出了最后的17个字:
“我的死和别人没有关系,别去责怪任何人”。
pic/4tpzpo2rdev.jpg
这个消息让很多人都无法相信,他的母亲更是在之后专门成立了关于抑郁症的基金,
只是为了想要挽救和尚于博有相同情况的人。
她尽力的宣传,想要让更多人重视自己的情绪问题,不要等到非常严重之后才治。
pic/jo3pvyjbroa.jpg
就像她说的,要是当初她能多了解一些,
就能发现儿子的不正常之处,也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了。
其实,现在很多年轻人经常会压抑、焦虑,它就像是看不见的杀手,随时都能摧毁人的意志。
当情绪出现异常的时候,应该及时干预,示弱又何尝不是一种自救呢。
pic/3dzgzi3v0pw.jp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