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祥苓逝世10个月!遗孀张南云放弃所有恩怨,儿子将照顾她当职业
2024 年 12 月 2 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童祥苓在上海瑞金医院病逝,享年 89 岁。他塑造的 “杨子荣” 形象至今仍是京剧舞台上的经典,“胸有朝阳”“打虎上山” 等唱段更是被戏迷反复传唱,成为跨越时代的艺术记忆。如今,距离童祥苓离世已过去 10 个月,他 90 岁的遗孀张南云 —— 同样是上海京剧院的京剧名家 —— 生活状态备受关注。作为童祥苓的戏迷,且与长子童预鸣为多年好友,“细品名人” 对张南云的近况有着细致了解,其晚年生活里,既有对过往恩怨的释然,更有子女环绕的温暖。恩怨释然:耄耋之年的心境转变
特殊年代里,童祥苓与张南云在上海京剧院长期遭受打压与排挤 —— 从单位领导到普通同事,再到后勤人员,不少人曾以各种方式对他们施加压力;上海市文化局的部分领导也参与其中,这份不公从特殊年代延续至上世纪 90 年代初。夫妻俩性格耿直,不慕权贵、不阿谀奉承,始终靠扎实的京剧功底立足,却也正因这份刚正,在单位里屡屡受挫。
上世纪 80 年代,长子童预鸣从工厂下岗,小儿子童孝天因父亲的缘故求职受阻,全家生计仅靠夫妻俩的工资支撑;大儿媳薛满珍作为张南云的弟子,也在上海京剧院被边缘化,无戏可演的压抑最终导致她与童预鸣离婚。那些年,每当想起这些揪心往事,童祥苓与张南云总会红了眼眶,心里的痛与怨难以释怀。
但随着童祥苓的离世,张南云的心境逐渐发生转变。如今 90 岁的她,早已褪去过往的执念,常对身边人说:“人这一辈子,争名夺利都是虚的,到最后能健康、开心地活着,比什么都强。” 她不仅自己放下恩怨,还反复叮嘱两个儿子:“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别让上一辈的矛盾影响你们的生活。” 那些当年参与打压他们的人,有的已离世,有的仍健在,其子女或在上海京剧院、文化系统工作,或从事其他行业,童预鸣与童孝天牢记母亲的教诲,从未因过往恩怨对这些人及其家人有过任何不当言行,彻底将陈年芥蒂抛在身后。
子女照料:兄弟俩的孝心日常
童预鸣生于 1957 年,如今 68 岁;弟弟童孝天生于 1965 年,也已 60 岁。兄弟俩均从企业退休,退休金并不丰厚。童祥苓离世后,张南云曾提出从自己的退休金里拿出一部分,给儿子们当 “护工费”,让他们请专业护工照料自己,但兄弟俩坚决拒绝 —— 他们选择亲自承担起照顾母亲的责任,将这份陪伴当作退休后的 “新工作”。
每天清晨,童预鸣会先到母亲房间查看情况,帮她洗漱、整理床铺;童孝天则去厨房准备早餐,根据张南云的口味,熬煮软烂的小米粥、蒸鸡蛋羹,搭配清淡的小菜。早餐后,兄弟俩会推着轮椅,带母亲在小区里散步,呼吸新鲜空气;遇到天气炎热时,他们会提前备好遮阳伞和温水,避免母亲中暑。有一次,上海遭遇 38、39 度的高温,张南云需要定期到瑞金医院拿药,童预鸣担心弟弟身体吃不消,独自顶着烈日出门,往返医院近两小时,回家时衣服已被汗水浸透,却只笑着对母亲说 “路不远,很顺利”。
为减轻儿子们的负担,张南云每天都会扶着轮椅扶手,慢慢练习抬腿、伸胳膊,努力锻炼肢体力量。童祥苓生前最爱的宠物犬 —— 一只法斗,如今仍被张南云留在身边,兄弟俩主动承担起照顾狗狗的任务:定期给它洗澡、驱虫,带它去宠物医院检查身体,每当狗狗依偎在张南云脚边时,她总会轻轻抚摸着狗的脑袋,眼神里满是温柔,仿佛看到了丈夫生前与狗狗相处的模样。
生活点滴:艺术传承与情绪疗愈
张南云虽年事已高,且行动需依赖轮椅,却从未完全放下对京剧艺术的热爱。她的弟子毕玺玺时常上门请教,每当这时,张南云总会精神矍铄地坐在轮椅上,为弟子讲解《樊江关》等剧目的表演技巧 —— 她会细致地示范手势、眼神的配合,甚至轻声哼唱唱段,纠正弟子的发音与节奏,语气耐心得如同当年在戏曲学校授课时一般。
童祥苓刚离世时,张南云曾一度情绪低落,对饮食、活动都提不起兴趣,有时甚至会对着丈夫的照片发呆,默默流泪,还曾小声说 “想跟着他走”。为了让母亲走出悲伤,兄弟俩常陪她回忆与童祥苓相处的温馨往事:聊他们年轻时在京剧舞台上的合作,说他们一起带孩子的趣事,还会播放童祥苓的经典唱段给她听。渐渐地,张南云的脸上重新有了笑容,她开始在家练习扇子舞,跟着音乐轻轻摆动身体;偶尔也会哼唱《海港》中的经典唱段,熟悉的旋律让她仿佛又回到了当年与丈夫并肩登台的时光。
亲情加持:儿媳与弟子的温暖陪伴
除了两个儿子,童预鸣的再婚妻子赵颖,也给了张南云许多温暖。赵颖与童预鸣是小学同学,两人婚后感情和睦,她待张南云如同亲生母亲 —— 每天会陪张南云聊天,听她讲过去的故事;周末会帮张南云清洗衣物、整理房间;还经常与婆婆合影,照片里两人笑容灿烂,亲密得如同母女。有邻居打趣说:“你们家这婆媳关系,比亲母女还亲呢!” 赵颖总是笑着回应:“妈年纪大了,我们多陪陪她是应该的。”
童祥苓的弟子们也从未因恩师离世而疏远童家。他们时常组团来看望张南云,带来她爱吃的点心、水果,陪她聊京剧界的新鲜事;有时还会请张南云一家去上海有名的红房子西餐厅吃西餐,席间弟子们会轮流给张南云夹菜、倒饮料,还会主动提起恩师当年教他们学戏的往事,让张南云感受到浓浓的师门情谊。
2025 年 9 月,张南云的气色愈发红润,与人交谈时思路清晰,脸上常带着温和的笑容。她偶尔会坐在窗边,翻看与童祥苓的旧照片,眼神里没有悲伤,只有满满的怀念。她知道,自己如今安稳、快乐的生活,正是天堂里的丈夫最想看到的模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