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后再看耿为华,才明白他当初和郑佳离婚,是多么正确的决定
耿为华生于1970年10月23日,在山东淄博一个普通干部家庭长大,小时候父母工作调动,全家搬到江苏。那时候生活条件一般,但他从小就显露出唱歌的天赋,学业也不错,在班上总是文艺骨干。
他15岁就参军,两年后考进南京军区连云港军分区战士演出队,当了文艺兵,主要在合唱队里唱歌。那段日子对他来说是基础,积累了不少舞台经验。
1990年,他通过考试调到北京二炮文工团,从合唱演员变成独唱歌手。这步跨得不容易,刚去北京的前几年,他的事业卡在那儿没动静,独唱要求高,得自己扛住压力,上台一出错就容易没信心。
他上台机会少,团里不太安排他表演。为了练胆子,他自己找地方唱,去商场、KTV、夜总会,不拿钱,就求个上台的机会。慢慢适应了,找回了状态。
1997年,他第一次上央视春晚,唱了东北民歌《月牙五更》,反响不错。
两年后,又和于文华、李丹阳、吕继宏合唱《风风火火走一回》,这首歌火了,街头到处放,他的名气一下子起来了。
从那以后,耿为华的事业顺风顺水,到2008年,他一共四次上春晚,唱了《同唱兵之歌》、《疼爱妈妈》、《军歌飞扬》、《绿色军衣》这些军旅风的歌,成了男高音代表人物。他的嗓音高亢有力,作品接地气,很多人听完觉得振奋。
他在二炮文工团升到一级演员,代表作一大堆,像《战士的爱》、《啊,土地》啥的,影响力不小。那时候他已经是家喻户晓的军旅歌手,粉丝不少。
郑佳就是其中一个狂热粉丝,她比耿为华小14岁,在西安军医大学上学。1999年春晚后,她通过电视迷上他,一次耿为华去西安演出,她去看,结束后还追到酒店要签名和磁带,没要到就直接要电话号码。
耿为华给了,她就开始追,隔三差五打电话、写信、寄礼物,还经常坐火车从西安跑北京见他。耿为华起初拒绝,因为年龄差大,自己普通家庭出身,她家富裕,他觉得不合适,还冷处理不接电话。但郑佳不放弃,找他同事转话,坚持两年,耿为华渐渐接受,两人开始交往。
2000年,他们登记结婚,当时很多人觉得这是粉丝追星成功的例子。
婚后头几年还行,耿为华宠着郑佳,说她追了自己两年,自己用十年还她。
2005年左右,女儿出生,家庭添了新成员。但问题很快就出来了,郑佳家境好,从小不干家务,结婚后家事全扔给耿为华,他得做饭洗衣打扫卫生。
经济上更冲突,耿为华出身一般,习惯省着花钱,女儿出生后开销大,他想节俭点,买东西挑实惠的。郑佳不一样,要啥都买最好的,奢侈品说刷卡就刷卡,不考虑预算。
耿为华为养家多接商演,常年在外跑,两人聚少离多,感情淡了。
争吵越来越多,她嫌他不顾家,他觉得她花钱太随意。2014年,郑佳提出离婚,耿为华挽留过多次,甚至朋友都劝她别走,但她态度坚决。
2015年4月,两人正式离婚,女儿10岁,归耿为华抚养。
郑佳富裕家庭长大,消费大手大脚,耿为华普通背景,讲究实际,两人观念差太多。婚后她不碰家务,耿为华一个人扛,时间长了累积不满。加上他工作忙,夫妻间缺少沟通,裂痕越来越大。
耿为华离婚后打击不小,一度情绪低落,闭门不出,朋友说那段时间他瘦了不少。但他慢慢调整过来,把精力全放女儿身上,每天接送上学,帮检查作业,父女俩相依为命。
他继续音乐事业,但曝光少了很多,没再上春晚,偶尔参加演出,唱些老歌。
几年后,他卖了北京房子,回到河北老家承包上万亩果园,当起农民。
每天除草、摘果、打药,过上田园生活,虽然累,但他说土地回报努力,果园产量上去了,他还通过短视频分享收获,卖水果,收入稳定。
现在他皮肤晒黑了,生活节奏慢下来,没了以前的压力。
八年过去,他这步走对了,摆脱了不合适的婚姻,找回属于自己的节奏。
很多人离婚后一蹶不振,他却转行当农民,活出新样子。
现在他日子过得实打实,土地不骗人,努力就有回报
参考资料
《母亲》首唱者是耿为华,将这首歌唱红的是阎维文,你最喜欢谁? 搜狐娱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