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6 00:22

身高不到1米5,被歧视不能登台,如今奖项拿到手软,万人请她出山


吴碧霞,出生在1975年湖南常德。爸妈都是剧团的,爸爸王华安是花鼓戏团的头头,妈妈吴秀英也唱戏。从小她就沾了这个光,哭声都跟别人不一样,特别亮堂,还带点调子,邻居们老开玩笑说这丫头以后准得唱戏。她小时候家里的录音机成了宝贝,天天抱着听歌跟唱,几遍下来就能整首歌背下来。后来大了点,开始抄歌词,攒了十来本,还剪杂志贴进去。夏天邻居们纳凉,她就唱给大家听,爸妈看她有兴趣,就教她花鼓戏、民歌和流行歌,还省钱买磁带书本给她学。

1986年她11岁,参加常德电视台少儿歌唱比赛,唱了《木鱼石的传说》,拿了一等奖,在本地小火一把。评委白诚仁说她嗓子好,让爸妈好好培养。次年1987年,去湖南省金芙蓉杯比赛,又是那首歌,得了二等奖,还因此去北京参加国际儿童节表演。妈妈给东方歌舞团王昆写信,王昆去现场看了,结束后让儿子回信夸她唱得好,劝她多学。她初二时去武汉音乐学院考上了,但老师建议转考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同年五洲杯比赛,她代表湖南去,但身高不够,没让上台。中央电视台一个导演看了录像,寄匿名信鼓励她考附中。

1990年初中毕业,爸妈陪她去北京考附中,唱《小二黑结婚》,文化专业双第一录取了。可入学前爸王华安查出声带癌,得切除嗓子。她练声都躲着爸,开学爸病情不稳,她想留家,爸写信让她去,信里叮嘱专注学习,自强不息。她一个人去北京,路上看信哭了,但从此更努力,成绩95分左右,专业第一,学校让邹文琴教她声乐。

话说回来,她身高就1米47,这在音乐圈子成了大麻烦。早在那次五洲杯,就因为这个被挡在台外。后来进中国音乐学院本科,同学们议论的不是她唱得多好,而是她矮小,不适合上台,建议她干幕后或教书。表演时礼服都不合身,得改小。1996年青歌赛,第一轮就刷下来了,还是身高问题。这些事儿让她压力大,但她没退缩,决定走不一样路,学民族唱法还摸索美声。

她遇到邵琼这个同学,他不歧视她,还鼓励说才华最重要,两人后来成了夫妻。一次美国教授来校,她唱《茶花女》选段,教授激动得抱她转圈,说她适合歌剧。这给了她信心。1999年保送研究生,拜金铁霖门下,还请郭淑珍教美声,成了第一个双导师学生。起初担心两种唱法冲突,她偷偷学河北梆子和西洋声乐,早起听梆子,早餐后练歌剧,半年下来发现不冲突,还互补。

2000年上海国际声乐选拔赛,她试试看拿了第一,半年后去西班牙毕尔巴鄂比赛,初赛不顺,给邵琼打电话,他飞过去陪她,后面唱《弄臣》吉尔达咏叹调,难度大,花腔准,得了第一。2001年波兰莫纽什科大赛,唱完观众站起鼓掌,她拿第二、最佳女高音和最受欢迎奖,只差第一0.35分。媒体炸锅了,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还有国外的,百多家报道,叫她中西合璧的夜莺。

2003年9月,她一周办两场音乐会,一场民族一场美声,创了先例。三年办30场,准备120首高难女高音歌。2006年北京音乐厅独唱会,请爸和老师,唱20首新歌,涵盖美声民族戏剧,包括改编《红楼梦》组曲和与袁源合作《岩石上的牧羊人》。她不停国内外跑,曲目总有新意。

其实呢,这些年她奖项真不少,2002年文化部文华奖,2006年梅花奖,还有国际的。爸的病后来好转了,她觉得爸把嗓子给了她,得替爸圆梦。她教书也带学生,成了教授。2018年《歌手》决赛,她帮腾格尔唱《九儿,你大胆地往前走》,高音压过唢呐,腾格尔都成背景,观众惊了,播出后大家查她是谁。

2024年《歌手2024》开播,外籍歌手强势,国内选手压力大,网友们想起来她,网上万人喊她出山救场。她没去,但这事儿说明她影响力还在。她用三十年证明,身高不是事儿,才华才是。她最喜欢郭靖,不是天才,但勤奋,集百家于一身。她也这样,从被歧视到奖杯堆满,靠的就是这份劲。

总之,她从身高不到1米5被歧视不能登台,到奖项拿到手软万人请出山,这路走得实。她的经历让人想想,生活中歧视在,但坚持下去,总有出头天。她就是活例子,矮小身材,大大声音,响亮人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身高不到1米5,被歧视不能登台,如今奖项拿到手软,万人请她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