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终有报!狂妄自大的“盲人”歌手杨光,终究付出了惨痛代价
上帝为他关了一扇窗,却为他打开了一扇门。2007年,《星光大道》的舞台上出现了一名盲人选手,只见他用温柔的嗓音演唱歌曲《你是我的眼》,在场不少人一一落泪。
这首歌让大家不仅看到了一位盲人歌手的奋斗历程,还让人们感受到他的坚韧与希望,他就是杨光,他用音乐打动了无数观众,而音乐也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门。
第二年,他就登上了春晚的舞台,甚至因正逢北京奥运会,他还有幸成为了北京残奥会的火炬手,事业蒸蒸日上。
可谁曾想,这位风光无限的歌手却突然却被贴上了“自大”的标签,很多人说他脾气大、难以相处,甚至有导演抱怨他变得难沟通。
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一时风光无限的杨光瞬间跌落谷底了呢?
从黑暗到光明1979 年,杨光在哈尔滨出生,父母给他取这个名字,就是想让他的人生前途一片光明,可没想到命运没顺着这个心意来。
在杨光八个月大的时候,就因患上视网膜母细胞瘤,最终失去了视力,为了给他治病,家里得凑钱。
父母没办法,只能离开哈尔滨,去外地找活儿干,杨光被父母交给了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并没有对自己的孙子过度保护,而是教他像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培养了他独立和坚强的性格。
比如教他自己吃饭,一开始杨光拿筷子总戳不准碗,爷爷就握着他的手,一遍一遍教怎么夹菜;教他走路,奶奶会先让他摸熟家里的桌子、椅子在哪儿,再牵着他在院子里走,告诉他哪儿有台阶、哪儿是平地。
慢慢的,杨光不用人扶,也能自己在家门口转悠,还能帮爷爷奶奶递个东西,性格也越来越独立,遇到事儿不轻易慌。
六岁那年,杨光第一次碰到电子琴就爱上了音乐,手指碰到琴键,发出不一样的声音。
从那以后,音乐成为了他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在音乐的帮助下,他找到了自信和方向,跟人聊起音乐,他话多了,也不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
11岁时,杨光被哈尔滨市残疾人艺术团选中,开始接受专业音乐训练,每天练基本功、学乐理,进步特别快。
16岁时,他进入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继续深造,为以后的音乐路打更扎实的基础。
毕业后,他没有选择安逸的工作,而是决定前往北京,2003年,为追寻更大的音乐梦想,杨光孤身一人来到北京进行北漂生涯。
在北漂的日子里,他遭遇了人生的重大打击——父亲和爷爷奶奶先后去世,这一切几乎让他失去了希望,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心中的音乐梦想。
2007年,《星光大道》给了杨光一个崭新的机会,在这个舞台上,经历了太多事情的他用真情的歌声打动了全国观众,也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一个盲人歌手的力量。
这一刻,杨光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光辉时刻,他的音乐才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成为了许多人眼中的励志榜样。
一夜成名后的迷失与反思可杨光成名的速度几乎可以说是瞬间的,2008年,他登上了春晚的舞台,这让他迅速成为了全国瞩目的焦点。
在那个充满竞争和机遇的舞台上,杨光凭借着出色的音乐才华和模仿多位名人声音的绝技,让无数观众为之惊叹。
同年,他还被选为北京残奥会的火炬手,与众多明星一同亮相,这一系列的成就让他的名声和财富迅速增长,商业邀请纷至沓来,杨光的未来一片光明。
但随着名气和财富的积累,杨光的性格和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变得越来越自信甚至自负,逐渐产生了对他人建议的抗拒。
这种变化让他失去了曾经的亲和力,甚至出现了很多不合时宜的举动,2013年,杨光在央视的彩排中迟到,并与导演发生了激烈的争执。
他还因设备问题而当场怒斥工作人员,这种态度让他迅速失去了公众的好感,曾经对他充满期待和热爱的观众开始感到失望,甚至有一些指责声音开始浮现。
广告商也开始撤离,杨光的事业急剧下滑,曾经的偶像形象瞬间坍塌。
回归家庭,找回初心杨光曾经的事业风光无限,但命运总是有些不如人意,经历了事业的低谷后,他停下了脚步,开始认真反思自己以前走错的路。
以前的他过于追求名利,失去了最初对音乐的热爱,迷失了自己,直到他遇到了现在的妻子,她的理解和支持,让他重新找回了自己。
他们在2019年低调结婚,开始了平凡的家庭生活,家庭的温暖给了杨光内心的安宁,使他不再为外界的评价焦虑。
他渐渐找回了对音乐的热情,虽然他的舞台不再是聚光灯下的明星,但他依然坚持创作音乐,和世界分享他的心声。
这些年来,杨光通过短视频平台与粉丝保持联系,分享自己的日常和音乐,尽管他依然会面对外界的质疑和评论,他已经学会以平静的心态去接受。
他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不应该只有光鲜的一面,成功虽然重要,但能够保持初心、回归自我,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参考资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