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1 16:02

1986年,马志明拜师不去北京,为何侯宝林要亲赴天津举办仪式?

1986年,作为相声界泰斗马三立的长子马志明在天津由相声大师侯宝林代拉正式拜师已故寿字辈相声名家朱阔泉先生,成为宝字辈相声演员。当时的侯宝林长期居住在北京,既然是侯宝林举办拜师仪式,为何马志明不去北京?侯宝林大师为何又要亲赴天津举办仪式呢?
相声界讲究辈分师承,著名的文哏大师苏文茂曾经说过:我们这行,没有师父就等于没有爸爸。作为相声世家的马家,马志明可谓深得马氏相声的精髓,他的相声能耐都是父亲一口一口喂出来的,但是在相声这行当,父亲能耐再大,也不能拜父亲为师,要想拜师就得拜和父亲一辈的相声艺人。

马三立在寿字辈就属于人小辈大,到了马志明,更是如此,生于1945年的马志明是宝字辈,但从年龄来说,他比很多文字辈还小一大截,等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马志明折腾拜师的时候,寿字辈已经几乎无人可拜,好在相声界除了直接拜师外,还有一种代拉拜师,就是由同辈的师兄代拉拜师,这样的话马志明可选的余地就多了。
1982年侯宝林曾在马三立家做客,提到志明谁徒弟,马三立说了难处,侯宝林便当场许诺,愿意代拉马志明,算是解决了马志明拜师的难题,不过这只是口头承诺,真正拜师要在四年之后,而且还是马志明主动提及此事。
虽然得到侯宝林大师的口头同意,但这件事一直没有推进,于是马志明找到了一个单位的于世猷,让于世猷给师父侯宝林带话,并且马志明还嘱咐于世猷,问你师父,当年在我们家说的话还算不算,你师父要是不承认或者不表态,你别多问,直接回来,路费我给你出了。

不过侯宝林在听到于世猷带的话后,立马承认,并且和于世猷一道返回天津,举办了相声界颇为隆重的拜师摆知仪式,有多隆重呢?光酒席都花了2000多块钱,够买一台彩色电视机的了。
马志明拜师的主角是侯宝林,为什么不在北京举办仪式呢?要知道侯耀文代拉拜师赵佩茹的时候,就是在天津,并且由李伯祥代拉拜师,侯宝林大师 一直在北京,为何不选择在北京举办仪式呢?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侯宝林大师也做出过回应,那就是为了爱徒于世猷,当时于世猷在天津曲艺团工作,在于世猷到天津后,侯宝林就嘱咐相声同行多为关照,如今天津相声界名望最大的马家拜师,侯宝林之所以到天津,其实有给徒弟于世猷铺路的意思,于世猷因为犯罪,曾经住过监狱,如今在天津远离自己,能帮忙的只有天津相声同行,因此,侯宝林才会选择利用这场拜师,加强自己和天津同行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让同行多提携于世猷,照顾自己的徒弟。
于世猷虽然因为犯罪问题被侯宝林大师开除师门,但晚年侯大师将于世猷收为义子,马三立在编纂《京津相声演员谱系》时,还将于世猷的师承写在侯宝林门下,而于世猷晚年生活并不如意,侯宝林还曾让师兄弟多为关照,由此也可以看出来侯宝林对于世猷的喜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986年,马志明拜师不去北京,为何侯宝林要亲赴天津举办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