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实战”提醒日本,除了歼20,中国别的战机F15J都不怕?
俄乌冲突打到现在,战场上空战那叫一个激烈,俄罗斯空军虽然有底子,但也吃了不少亏。中国空军这些年稳扎稳打,歼-20、歼-16啥的都亮堂堂摆在那,美国媒体还扬言,日本F-15J除了怕歼-20啥都不怵。俄乌冲突空军实战教训俄乌打起来快四年了,俄罗斯空军从头到尾都没能完全控住天空,里面教训不少。俄罗斯空军起步时装备挺硬,苏-27、苏-30、苏-35一出场,本以为能速战速决,结果乌克兰靠西方援助的防空系统和无人机,硬是把俄罗斯飞机打得够呛。到2025年上半年,俄罗斯固定翼飞机损失确认的就超140架,有些数据甚至说350架往上走。
为啥损失这么大?说白了,现代空战不光拼飞机,还拼电子对抗和导弹射程。俄罗斯飞机雷达老旧,容易被干扰,乌克兰的S-300、毒刺导弹一出手,俄罗斯飞行编队就得散开投放干扰弹,顾头不顾尾。
2024年下半年,阿夫迪夫卡方向,俄罗斯苏-34轰炸机群想支援地面,乌克兰“爱国者”系统直接反杀,好几架当场报销。俄罗斯空军调整策略,低空突防多起来,但这样风险更大,地面火力随时能招呼。
俄罗斯空军起初猛冲猛打,油料弹药跟不上,后勤链子一拉长,就露馅了。乌克兰靠北约援助,F-16一到手,空战平衡就变了。俄罗斯苏-35对上F-16,中距导弹对射,俄罗斯的R-77射程短了点,常常吃亏。俄罗斯空军学聪明了,更多用无人机侦察,减少有人机冒险,但整体上,空优没拿稳,地面部队就得挨炸。
日本空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日本防卫省这些年老盯着东海,俄乌这仗给他们提了个醒:别总指望美军帮忙,得自己硬起来。日本空军主力还是F-15J,服役30多年了,升级是升级了,但数量和性能跟不上趟。俄乌教训告诉日本,空军不能光有数量,还得有质量,电子战弱了,导弹远了,上去就是靶子。
俄罗斯空军这几年虽有损失,但中俄军事合作一直紧着来,俄罗斯技术分享不少,中国空军从中受益匪浅。
中日战机性能实力对比说起中日空军,日本总爱拿F-15J说事,美国媒体19FortyFive那篇报道说日本F-15J除了歼-20,其他中国飞机都不在话下。日本F-15J真有那么牛?我们歼-16一比,就知道差距了。
日本F-15J总数200架出头,2024年底签了合同,升级68架成F-15JSI,装上APG-82有源相控阵雷达,电子战套件也跟上。巡航速度0.9马赫,作战半径1900公里,听着不错,但发动机还是老款F100-PW-100,推重比一般。升级后探测距离拉到200公里,但导弹还是AIM-9L近距格斗弹,射程短,远了就干瞪眼。2025年9月,日本首批F-15J去英国演习,混编北约飞机,勉强跟上节奏,但老机身高G机动时,结构吃不消。
反观中国歼-16,重型多用途战斗机,2025年服役超450架,生产线上第13批都下线了。WS-10B发动机,推力稳,巡航和最大速度跟F-15J差不多,但挂点12个,载弹量大。雷达是中国自主有源相控阵,探测超400公里,还带地形跟踪,对海对地打击一把抓。导弹齐全,霹雳-15中远距弹射程200公里,霹雳-10近距弹机动强。
歼-16电子战吊舱先进,抗干扰能力强,俄乌战场上俄罗斯飞机就吃这亏,中国学聪明了。数量上,歼-16是F-15J的几倍,日本升级才68架,主力还是老款,雷达AN/APG-63(V)1,脉冲多普勒,远距离锁定不稳。美媒说F-15J不怕歼-16?纯属睁眼说瞎话,实战一比,歼-16远程先手,F-15J只能被动挨打。
中国空军发展靠自主创新,歼-16从苏-27改进来,但性能早超原版。
歼-20隐身更别提了,日本F-15J雷达再好,也难先发现。美媒这对比,忽略了中国空军体系化建设,预警机、无人机一配合,F-15J编队上去就是活靶。中国空军这些年练兵实打实,东海巡逻常态化,日本飞机靠近就警告,底线守得死死的。
俄乌这仗给日本空军敲了警钟,F-15J虽是老将,但对上中国空军,单枪匹马不行。日本2025年国防预算超500亿美元,重点F-35A增到50架,隐身补短板。但F-15J升级慢,68架JSI到2030年才全齐,中间空窗期大。
中国空军迭代快,歼-16无人机群一配,打击链条无缝。日本学俄乌,防无人机成了重点,肩扛导弹拉满,但空军主力还得靠F-35过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