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7 23:58

他一手捧红靳东和王凯,自己却在跑龙套,王凯领奖当众下跪感恩

娱乐圈这地方,总是热闹得很,有人一夜成名,有人默默耕耘半辈子才被看到。今天说说孔笙这个导演,他不是那种爱出风头的类型,却实打实帮了不少演员闯出名堂,尤其是靳东和王凯这两个,现在一提他们,粉丝一大把,可你知道吗,早年间他们的事业低谷,全靠孔笙拉了一把。孔笙自己呢,拍戏时还爱客串小角色,跑跑龙套,不抢主角风头,这份低调劲儿,让人觉得挺接地气的。

先聊聊孔笙这个人吧。他1960年出生在山东济南,早年读了中文专业,当过杂志编辑,但后来觉得不合适,就转行进了影视圈。1980年代中期,他从基层干起,在山东省话剧团管灯光和舞台,那时候每天忙活设备,积累了不少经验。到了1980年代末,他去山东电视台当摄像助理,1990年参与了历史剧《孔子》的拍摄,负责摄影助理工作。1991年,他开始独立当主摄像,拍了像《杀人街的故事》《白眉大侠》《孔繁森》这样的剧,还拿过山东省优秀摄像奖。
1996年是个转折点,孔笙第一次独立导剧,拍了《民警程广全》,这部剧讲基层公安的故事,得了飞天奖二等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从那以后,他就把重心放到导演上。1998年,他导的《海上圣火》让他拿了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摄影奖,同年《阿里山的女儿》还得了金鹰奖最佳剪辑奖。进入2000年代,他拍了《前门楼子九丈九》《狩猎者》,这些京味戏和电视电影,让他慢慢在圈里站稳脚跟。2006年,他和张新建联合导了《闯关东》,这部剧2008年播出后收视爆棚,得了金鹰奖多项大奖,包括最佳长篇电视剧。
孔笙的风格就是注重细节,拍戏不爱用绿幕,喜欢实景,成本控制得也好。他后来加入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当董事,继续导剧。2011年,他导了《风车》,2012年拍《温州一家人》和《父母爱情》,2013年《战长沙》,2014年《北平无战事》,这些剧都聚焦现实题材或历史,强调人物真实感。2015年是高光年,他导了《琅琊榜》和《伪装者》,这两部让很多人记住他。之后还有《欢乐颂》《鬼吹灯之精绝古城》《外科风云》《大江大河》《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山海情》《县委大院》《大江大河3》,他的作品总能拿奖,比如2015年飞天奖优秀导演,2019年白玉兰奖和金鹰奖最佳导演。

话说回来,孔笙捧红靳东和王凯的事,得从他们的合作说起。先看王凯,他2005年考进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2008年毕业。刚出道时,王凯拍了《丑女无敌》,演了个秘书,形象柔软,声音细,观众记住了,但也把他定型了,接的戏多是类似角色,事业卡壳。2011年合约到期,他试镜失败一大堆,日子不好过。2012年,孔笙拍《知青》,给了王凯个小配角,王凯演下乡青年,戏份不多,但这是起点。2014年,《北平无战事》里,王凯演情报员,孔笙力排众议用他。接着2015年,《琅琊榜》王凯演靖王萧景琰,《伪装者》演明诚,这两部剧让他彻底翻身,摆脱了早期形象,成了当红小生。
靳东的路子也差不多。他1976年生,1993年出道,演了《东方商人》的高显扬。1999年考进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拍了《少年大钦差》《女子监狱》《秋雨》,《秋雨》还提名华表奖新人。但靳东早年不温不火,话剧演得多,拿过金狮奖,电视剧里多小角色。2008年,他和孔笙合作《闯关东》,演龟田一郎,戏份有限,但两人结识。2012年,《温州一家人》里靳东演黄志雄,孔笙帮他抓角色重点。2015年,《伪装者》靳东演明楼,《琅琊榜》演蔺晨,这两部让他大红,演技被认可,成了精英男代表。

孔笙不光导戏,还爱在自己剧里跑龙套,这点挺有意思。他在《琅琊榜》客串跪地大臣,在《伪装者》客串路人,在《大江大河》演扫地僧,在《闯关东》《生死线》《绝密押运》也都有小角色。为什么呢?可能是他从摄像出身,对镜头敏感,想亲身试试效果,也可能是低调,不想总在幕后。他说过,跑龙套能帮他理解演员状态,控制成本。反正,这习惯让他显得不像大导演,更像个老匠人。
最让人印象深的,还是王凯那次领奖。2016年10月16日,第28届中国电视金鹰奖在长沙办,王凯拿了观众喜爱电视剧男演员奖。他上台后,突然单膝跪地,向台下孔笙鞠躬,表达感谢。那一刻,全场安静,王凯眼睛湿润,这不是作秀,是真感激。因为孔笙给了他从低谷爬出的机会,没有那些角色,王凯可能还卡在小配角里。靳东也多次公开谢孔笙,说是伯乐。娱乐圈竞争狠,能有这样师徒情谊,不多见。

其实,孔笙的成功不光是捧人,他作品总带正能量,像《山海情》讲扶贫,《大江大河》讲改革开放,细节真实,不糊弄观众。他和正午阳光团队,侯鸿亮、李雪他们,控制成本严,选角准,不爱用流量明星,宁愿自降片酬也要品质好。这在圈里少见,现在剧集泛滥,很多靠剪辑和特效,他坚持实拍,演员也得真练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他一手捧红靳东和王凯,自己却在跑龙套,王凯领奖当众下跪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