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26 12:09

一场Vogue盛典,内娱的悲哀彻底暴露,难怪赵丽颖、王一博会缺席

每一次时尚盛会,“Vogue出品”总是备受瞩目。

舞台置景、主题策划没得说,在众多时尚活动中算是格调最高的之一,几乎每次都能让观众期待满满:
比如本次的“百花齐放”主题,概念上就先声夺人,给了女明星们一个绝佳的展示舞台,也让观众对一场视觉盛宴充满想象。

再比如刘亦菲压轴出场,身着缀满3000朵手工真花的礼服,佩戴宝格丽红宝石高级珠宝,复古盘发典雅高贵,视觉冲击力拉满,直接奠定了盛典的“权威”美感。

除此以外,在嘉宾互动上,Vogue盛典也贡献了不少话题。
李沁与陈哲远、张凌赫等几位“CP”在后台和合照区的自然互动,瞬间让粉丝们“磕糖”不止,贡献了握手、让位、簇拥等多个“名场面”,为盛典增添了不少人情味和讨论度。

这不,Vogue官方和自媒体趁热打铁,将这些鲜活有趣的互动片段广泛传播,“李沁的6个cp”等话题迅速发酵,盛典的热度又加了一把火。

不过,即便多个环节设计颇显用心,也掩饰不了这次Vogue盛典的一大“尴尬”:
就是这场号称汇聚“半壁江山”的盛会,其核心的“人物缺席”问题。

当看到最终的出席名单和红毯阵容时,众人疑惑:
赵丽颖呢?
王一博呢?
还有那些人们熟知的一线明星,怎么都没来?

观看完整场盛典,的确没有看到赵丽颖、王一博、李现、贾玲等众多一线明星的身影。
核心嘉宾的缺席,不仅仅让“百花齐放”的主题显得有些名不副实,甚至整个盛典的星光和分量,都败掉了一大截。



按理来说,作为国内顶尖时尚杂志的周年庆典,理应是一呼百应,众星云集。
赵丽颖作为85花顶流,手握视后桂冠,无论是国民度还是作品实绩都堪称佼佼者;

王一博同样是炙手可热的顶流,时尚表现力有目共睹。

他们的双双缺席,无疑让这场盛典的含金量大打折扣。
取而代之的,是刘冲主编别出心裁策划的“请假视频”环节。

虽然详细观看这些视频可以见得明星们的理由都十分“充分”且“官方”:
王一博猫眼兑镜头,檀健次表示想去去不了,宋佳小花不去,但小花们会去……

一众明星纷纷上榜,理由清一色是“忙于工作”。
但是不得不说,对于一场顶级时尚盛典而言,明星的到场率才是第一评判标准。

这个“请假天团”的创意,虽然带来了话题,却更深刻地暴露了尴尬。
也许自家也知道此次星光不够璀璨,难以撑起“半壁江山”的门面。
所以便用“请假视频”的方式来挽尊和造势。

然而效果却适得其反。
这一举动,被网友调侃为“神来之笔”,却也精准地得罪了三方人马:

一是到场的明星,仿佛成了“闲人联盟”,档期不饱和才来参加;
二是请假的明星,被架在火上烤,仿佛“不给Vogue面子”;
三是那些既没到场也没请假的,直接被归为“咖位不够不配请假组”。

这么一来,明明是想彰显人脉和号召力,反而让所有人都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而说起来,当下的Vogue盛典,
一来,或许影响力和吸引力已不如前,难以让所有顶流都放下工作前来捧场;

二来,策划本身也存在问题,从混乱的后台、马厩化妆间到宛如“菜市场赶场”的流程,都让活动的专业度和体验感大打折扣。

所以出现如此多明星缺席的状况,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赵丽颖和王一博等一线明星缺席就格外值得玩味了。
比起在红毯上争奇斗艳,他们似乎选择了另一条路。

赵丽颖这些年的重心,肉眼可见地放在了作品上。
从《幸福到万家》到《风吹半夏》,她一步一个脚印,用角色和奖项说话。
pic/033nflvapga.jpg
她的世界很大,大到能容纳无数个鲜活的角色;
她的世界又很小,因为对手只有她自己。
或许在她看来,真正的“强大”,早已不需要靠在一个不够完美的时尚红毯上站位来证明。
pic/53suokrkh1z.jpg
王一博同样如此,电影作品一部接一部,
从《无名》到《长空之王》,他正努力完成从流量偶像到实力演员的转型。
pic/gxdpiw4eczd.jpg
对于正处于关键时期的他而言,深耕剧组,打磨作品,无疑是比走红毯更重要的工作。
状态如此清醒且目标明确,也许让盛典主办方觉得意外,但他们自己应该是心中有数。
pic/htdnvxphfza.jpg
这么看来,赵丽颖、王一博等顶流的缺席,明明让Vogue盛典的星光黯淡,却也从侧面映照出了内娱的一种现状:
当艺人成长到一定高度,拥有了足够的底气和选择权后,他们会更爱惜自己的羽毛,将精力投入到他们认为真正有价值的地方。
pic/3lpepwsbmxd.jpg
此时我们再看Vogue盛典的尴尬,无疑是暴露了内娱的一大悲哀。
虽然网上有消息称各位明星确因档期冲突无法前来,但不论真实原因如何,早在前几年的Vogue盛典上,大家就已经发现了其影响力和吸引力的下滑。
即便已经用“XX周年”、“群封”等概念来提升格调,但是依然挡不住核心嘉宾流失的趋势。
pic/xhfmyau1jjj.jpg
虽然Vogue经常能请到部分大牌镇场,但也偶会发生阵容被诟病“青黄不接”的情况。
努力用话题和策划来弥补星光,但是仅仅一个“请假天团”的创意就足以让它陷入舆论漩涡。
pic/obrnb1cl3m5.jpg
在大众的印象中,Vogue绝对算是“时尚权威”的存在,不仅代表着高审美,对于整个娱乐圈,它也是一种地位的象征。
pic/lgds0m0bqni.jpg
但凡看到有明星能登上Vogue封面或盛典,大众都会认为其资源飞升。
所以几乎半个娱乐圈的明星,都曾以与Vogue合作为荣。
pic/1egei4jz4b5.jpg
包括Vogue每年的盛典,几乎都是时尚圈的重头戏,它不仅要展示时尚资源,还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同时还需要维系其“高冷”与“亲民”之间的平衡。
加上Vogue盛典习惯于打造“大合照”等经典场面,所以其实每一场盛典,对于它而言,都是一次资源和影响力的集中检阅。
pic/jhmfyvtcyrx.jpg
虽然这次缺席的明星各有原因,但有一个事实是:
Vogue盛典,乃至它代表的某种传统时尚权威,真的面临“挑战”了。
在策划不尽人意的情况下,再少了众多顶流明星的加持,更是塌了半边天。
pic/kbemhwaxs4h.jpg
虽然相较于其他时尚平台,Vogue依旧拥有最顶级的品牌资源和历史地位,但是明星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唯马首是瞻”,大家有了更多元的选择和发展路径,这就很难再像过去一样轻易实现“众神归位”。
当下再看Vogue这场力图展现“百花齐放”的盛典,真有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力感。
pic/yw2wct2zs5k.jpg
它映照的,是传统时尚媒体在流量时代和明星个体意识觉醒下的无奈与转型阵痛。
当明星们不再将参与视为必然,当“忙于工作”成为一个体面且无法反驳的缺席理由时,这场盛典的悲哀,或许才刚刚开始。
pic/iaiikp4vsxk.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场Vogue盛典,内娱的悲哀彻底暴露,难怪赵丽颖、王一博会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