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续约核心矛盾在薪资,30 岁面临抉择:降薪留川还是留洋土耳其
李梦目前的职业发展正处于关键十字路口,其续约进展与未来去向备受关注。以下是结合最新信息的综合分析:一、续约进展:薪资分歧导致谈判陷入僵局李梦与四川女篮的合同已于 2025 年 10 月到期,双方在续约问题上出现显著分歧。核心矛盾集中在薪资待遇:四川女篮因李梦状态下滑(上赛季得分降至 18 分)、国家队光环减弱等因素,将续约报价从原税后 500 万元 / 年降至 300 万 - 350 万元 / 年。而李梦团队坚持索要顶薪,甚至以 “出国打球” 作为谈判筹码。
目前双方仍处于僵持阶段。四川女篮提出的短期合同 + 绩效奖励方案未被李梦接受,而李梦团队释放的土耳其联赛传闻(如贝西克塔斯提供税前 80 万美元年薪)更多被视为施压手段。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篮协计划 2026 年实施工资帽政策(约 2000 万 / 队),这进一步压缩了李梦在国内获得高薪的空间。
二、海外可能性:土耳其联赛成主要选项,但存在多重挑战若续约失败,土耳其联赛是李梦最可能的海外落脚点。欧洲经纪人证实,当地豪门确实提供了百万欧元级别的报价,并承诺主力位置和欧冠参赛机会。这一路径的吸引力在于:
薪资优势:土耳其联赛薪资水平远超国内,税后收入可能接近甚至超过四川女篮的原报价;竞技提升:欧洲联赛对抗强度高、战术体系成熟,有助于李梦保持状态并冲击 2026 年巴黎奥运会资格赛;重返国家队机会:若在海外联赛表现出色,李梦可能重新获得宫鲁鸣教练组的信任,尤其是考虑到中国女篮锋线目前存在人员空缺。
然而,这一选择也面临风险:
年龄与伤病:李梦已 30 岁,膝盖旧伤可能影响其适应欧洲联赛的高强度节奏;商业价值缩水:离开国内市场可能导致代言合同减少,尤其是部分品牌合同中包含 “国家队出场条款”;文化适应成本:语言、生活环境的差异可能分散其训练精力。
三、留队选项:降薪 + 转型,延续国内影响力若接受四川女篮的降薪方案,李梦需承担 “以老带新” 的角色,帮助球队培养田媛媛、冉珂嘉等新星。这一路径的优势在于:
稳定的曝光度:留在 WCBA 可维持国内商业代言和粉丝基础,尤其在全运会等赛事中仍具话题性;转型机会:四川女篮可能提供退役后职位条款(如教练或管理层),为其职业生涯末期铺路;国家队窗口期:若在联赛中保持高效表现,李梦仍有机会在 2026 年奥运资格赛前重返国家队。
但劣势同样明显:
收入大幅减少:薪资降幅达 30%-40%,且短期合同可能增加未来不确定性;竞技天花板:WCBA 整体水平低于海外联赛,长期留队可能限制个人能力提升。四、关键变量:全运会与国家队态度2025 年 9 月底开打的全运会成为重要筹码。若李梦能带领四川女篮夺冠,不仅可能为续约谈判增加砝码,还可能改善其在国家队的形象。此外,中国女篮的 2026 年世界杯预选赛赛程(2026 年 3 月)也可能影响其选择 —— 若决定留洋,李梦需提前与俱乐部协商归队时间,避免与国家队集训冲突。
国家队层面,宫鲁鸣教练组目前对李梦持观望态度。尽管落选 2025 年亚洲杯名单,但官方仍保留 “视状态补招” 的可能性。李梦若想重返国家队,需在联赛或海外赛场证明自己的稳定性和专注度,尤其是在防守端的提升。
五、与李月汝、韩旭的路径对比李梦的处境与李月汝、韩旭存在差异:
李月汝:2024 年加盟土耳其联赛后,通过高强度对抗提升了内线技术,但薪资仅 10 万美元 / 年,商业价值未显著增长;韩旭:2025 年选择加盟澳大利亚 WNBL 联赛,目标明确为重返 WNBA 做准备,薪资虽低于国内,但赛程与国家队需求更兼容。李梦的独特性在于:
商业价值更高:国内代言资源丰富,品牌合作可能成为其决策的重要考量;位置竞争压力:中国女篮锋线人才储备不如内线深厚,李梦的经验对国家队仍具战略意义。
六、结论:博弈仍在继续,短期内难有定论目前,李梦的续约与留洋博弈仍处于胶着状态。最可能的走向是双方各退一步:四川女篮在基础薪资上小幅让步(如 350 万 + 绩效),李梦接受短期合同并承诺带新人;若谈判破裂,土耳其联赛可能成为备选,但需承担较高风险。无论选择哪条路径,李梦都需在未来 3-6 个月内拿出亮眼表现,以争取职业生涯末期的主动权。对于中国女篮而言,李梦的最终决定将直接影响锋线阵容深度,尤其是在巴黎奥运周期的关键阶段。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