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吉林省长春与吉林市沦陷的影像
1931年9月18日,日军自导自演“柳条湖事件”,诬陷中国军队破坏南满铁路,随即进攻沈阳北大营。由于东北军奉命张学良“不抵抗”命令,沈阳迅速沦陷。“9.18事变”爆发之时,在长春有两个兵营,北部是宽城子兵营,南部是南岭兵营。在北部的宽城子兵营里驻扎的是东北军独立第23旅李桂林第663团一个营,营长是傅冠军。在南部的南岭兵营驻扎的则是东北军独立第25旅张作舟第671团和独立炮兵第19团。
“9.18事变”当夜,当日军第3旅团旅团长长谷部照俉知道日军在北大营已经发起进攻后,立即按照日军事前计划,一小部分支援沈阳外,另一部分则分别对宽城子兵营和南岭兵营发起了进攻。图为在长春一条大街上休息的日军。
日军从沈阳乘坐火车向长春出发。
9月19日,驻长春的日军第3旅团开始进攻宽城子和南岭兵营。当地的守军炮兵团长任玉山率部反击,但最终因孤立无援而撤退。长春于9月20日被日军占领。图为被日军侵占的长春场景象。
在长春火车站前广场集结的日军。
在长春关东军司令部大楼前展示被日军缴获的东北军武器与衣物影像。
1931年9月19日,日军拍摄关东军第2师团第步兵第4联队将兵站在长春东北军宽城子兵营内傅冠军营长尸体旁的影像。
1931年9月19日,侵占长春宽城子兵营的日军代表会见被缴械后的东北军代表。
1931年9月19日,在长春宽城子兵营门口被刺死的东北军哨兵尸体旁留影的日军第2师团步兵第4联队士兵。
日军在偷袭侵占领东北军长春南岭大营的战斗中,长春南岭大营被日军炮轰后剩下的东北军大炮残骸影像。
在马厩内被日军射杀的东北军战马。
东北军兵营围墙的累累弹痕。
被日军攻破的东北军兵营围墙景象。
长春南岭大营被日军炮击后破损的房屋景象。
长春南岭大营被日军炮击后的影像。
被日军侵占的长春南岭兵营。
在长春宽城子的日军战时医院。
侵占长春宽城子的日军。
9月20日,在长春被日军解除武装的380名东北军影像。
在长春市街上巡行的日军骑兵。
日军使用百姓的马车搬运在长春宽城子虏获的东北军战利品。
1931年9月20日,日本关东军占领长春后,在站前广场集合,准备进犯吉林市。
pic/ybjsf3nyvb5.jpg
9月21日,日军多门二郎率第2师团主力从长春向吉林市进犯。
pic/tlpgzoc25l3.jpg
9月21日午后,日军师团长谷川部进犯吉林的战马。
pic/kusgv1qrmwm.jpg
时任吉林省代理主席熙洽(满清宗室)主动投降,下令守军撤出吉林城,并开门迎敌。9月21日,日军兵不血刃占领吉林。
pic/khxjuo5erib.jpg
熙洽投降后,于9月26日宣布成立“吉林省长官公署”,自任长官,脱离南京国民政府。图为日军占领吉林的军械厂影像。
pic/d2vt0hy5djr.jpg
在吉林日本领事馆前的日军炮兵。
pic/t4uwa0xvrk3.jpg
在吉林市区内活动的日军野炮队。
pic/jciumgmlnsg.jpg
正在解除吉林铁道巡警枪械的日军。
pic/fizjbv5uxwq.jpg
在吉林市一街边房顶上戒备的日军士兵。
pic/4ie4vylgw35.jpg
1931年9月22日,长春火车东站的月台影像,此时距离“九一八事变”仅仅四天,此为南满铁路和中东铁路的交汇连接点。
pic/0s5qtmhn4vx.jpg
占领吉林后,日军分兵进攻吉林省的其他地区,1931年10月,日军进攻延吉、珲春等地,当地部分军民自发抵抗,但缺乏统一指挥和支援,逐渐被日军镇压,最终沦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