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30 15:37

拿了金鸡奖的李庚希,更惨了

同辈演员还在偶像剧里演傻白甜,25岁的李庚希不行。
自从成为首位00后金鸡奖最佳女演员,一般难度的角色配不上她的咖位,她似乎必须迅速成长到next level。
可矛盾的是,看李庚希的资历:非科班出身,15岁辍学,17岁出道即主演,拍两部电影就捧得金鸡奖。

少年成名,家境优渥,缺少社会经验,她又能驾驭多复杂有深度的角色呢?
只能演惨?天生悲惨,惨上加惨。
01
两年前的高分悬疑剧《漫长的季节》里,李庚希就演了个惨人,全剧反派大boss。

沈墨自幼父母双亡,和残障弟弟相依为命,大伯一家收留了她,却把弟弟扔了。本来,她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已经很辛苦了,大伯还经常色眯眯地偷瞄她,对她动手动脚,令她长期陷入被性侵与控制的噩梦。伯母虽然知情,但她选择沉默和放任。
沈墨的童年是黑色的,她在压抑的环境下丧失了道德底线,后来把伤害过她的人一一杀掉。从受害者转向施害者,她永远失去了爱人和正常生活的可能。

李庚希是《漫长的季节》里最出人意料的伏笔,她单薄单纯的形象和最后的反派大boss之间形成强烈反差,让悬疑感维系到全剧最后一刻。
谜底揭晓时,既满足了观众对悬疑剧“猜不到”的期待,沈墨的命运还是强化全剧主旨的一个反证,“往前看,别回头”。

同样的招数,再来一次还能奏效吗?
眼下,李庚希又带着她的悬疑新作《命悬一生》来了,她饰演的吴细妹,比《漫长的季节》里的沈墨更惨、更狠、更绝望。
02
吴细妹年幼时爸爸去世,妈妈带着她和弟弟回娘家,却被二舅一家嫁了换彩礼。妈妈的新婆家不要女孩,妈妈只能带走弟弟,把吴细妹留在二舅家。
外婆教育吴细妹女孩子要忍,忍过去就都好了。
二舅家把她当长工,不给她读书,她忍了。

长大后她被二舅嫁给又老又丑的家暴男,为了换彩礼给表弟结婚,她忍了。

家暴男没有生育能力还要死面子,每次被村里人笑话生不出孩子就把吴细妹暴打一顿,她也忍了。

直到,丈夫为了借种生子找人强奸她,她终于忍无可忍,杀夫、埋尸,远走他乡,临走前还烧了二舅家用卖她的彩礼钱盖的新房。
自此,手染鲜血的吴细妹踏上了不归路。
这部剧目前豆瓣高赞的一条评论是……

很多观众反感《命悬一生》虐女,不是没道理。《漫长的季节》里沈墨的犯罪有其性格偏执的因素,但《命悬一生》里的吴细妹根本没机会做个好人。
在新的城市里,瘦弱、无知的吴细妹只能找到洗头妹的工作,她宁可少赚钱也不出卖色相。可三教九流的客人色眯眯地对她动手动脚,她因拒绝得罪了客人,连带理发店也被砸了。

侥幸,两个小混混曹小军(白宇帆 饰)和倪向东(黄轩 饰)保护了她,带她逃离血雨腥风。可是,编剧依旧没给吴细妹做个简单好人的机会,逃出理发店的火坑,倪向东又是她的另一个火坑。
倪向东让吴细妹三次怀孕,三次流产,对她的感情也很快淡了。吴细妹第四次怀孕时,如果再流产可能一辈子生不了孩子了,而此时,黄赌毒都沾上了的倪向东是绝不会允许她给自己再添负累的。
一直暗恋吴细妹的曹小军再次扮演了拯救者的角色,然而他之于吴细妹,是下一个深渊。

曹小军让吴细妹把孩子生下来,他养。倪向东发现孩子和两人的感情后,三人反目,曹小军和吴细妹一起杀了倪向东,在荒野埋尸时,又意外被人撞见。
为了掩盖罪行,两人继续杀人。
复盘吴细妹的经历,犯罪是求生的唯一出路,她再没有另一条活路。剧中警察问吴细妹离开第一任丈夫后已经长记性了,怎么还跟倪向东这样的小混混走在一起?

吴细妹说:
像我们这种人,没读过什么书,能走的路也没有多少条。每个人的人生就像小孩子用手搓的汤圆,有的个大有的个小,没有道理可讲,全凭心情。手上的灰一并搓进去,那里有白的,那里有黑的,就是灰突突一个球,谁经得住掰开揉碎看,怎么敢保证就干干净净?不管哪条路,就是挣钱、糊口、想活下去而已。
03
《命悬一生》集集见血,全员没一个好人,人均手上有人命。
从第一集开始就很恐怖。
有人疏通马桶时发现一只耳朵和头发。警察迅速取证调查,查到共同一个下水道的吴细妹家,她的丈夫曹小军失踪了,她的孩子还患有一种治不好也死不了的罕见恶疾。另一条线是倪向东受好兄弟曹小军之托,把一只箱子运到荒野,却发现箱子里装的是已经死去的曹小军,还缺了一只耳朵。

作为悬疑剧,三分钟一反转,五分钟两人丧命,这样的剧情的确能牢牢抓住观众。
观众顺着警察视角,看到倪向东、吴细妹和曹小军三人之间的扑朔迷离的关系。又顺着吴细妹视角,看到曹小军并没有死,还有一个借倪向东身份的徐庆利正在无情杀人。

这种剧适合重度悬疑爱好者,一般娱乐爱好者慎入。
血腥、凄惨,为悬疑而悬疑。
四个主角凑不出一个完整的人格,各有各的悲与苦。为了活下去他们没有选择,当不成好人,最终都结局凄惨。
希望这种故事只停留在剧本,不会发生在真实世界。

《命悬一生》出自国剧头部厂牌正午阳光,实属遗憾。画面、演员、剪辑,保持着正午阳光一贯的高技术水准,但思想表达方面,却是一片混沌。
当过多的悲惨元素密集地叠加于一个角色身上时,其命运轨迹就开始显得刻意和失真,仿佛只是为了推动剧情而存在的悲剧符号,削弱了人物的真实感和与观众的情感共鸣。

影视剧首先是文化产品,如果失去思想表达,转而过度追求形式上的“电影感”和情节上的“高能”,画面和表演的意义便成了沙雕上的华丽装潢,仅供短暂围观的奇景。
来源:艺绽公众号
记者:金力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拿了金鸡奖的李庚希,更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