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哥5》节目组最重视的,不是快乐老咖,直到决赛才被观众发现
竞技类综艺的热度往往与节目定位、嘉宾表现深度绑定,《披荆斩棘》系列作为国民级音乐竞技综艺,前几季均收获极高关注度。然而《披荆斩棘 5》(下称《披哥 5》)总决赛落幕之际,“披荆斩棘总决赛” 话题虽登上热搜,却未引发预期中的热烈讨论,不少网友直言本季节目热度明显不及往季。随着总决赛奖项尘埃落定,观众才猛然发现,节目组贯穿全程的核心关注对象,并非起初热议的快乐老咖,而是一位资历深厚、咖位突出的哥哥,其最终收获的圆满结局,也印证了这一隐藏设定。热度悬殊:录播与直播的差异,折射节目市场反馈
同属芒果 TV “乘风披荆” 系列,《披哥 5》与此前播出的《乘风 2025》在总决赛呈现形式上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差异直观反映了两档节目的热度差距。《乘风 2025》开播后,凭借多元的嘉宾阵容、高质量的舞台呈现以及密集的话题输出,长期占据文娱热搜榜,观众讨论度居高不下。为了满足观众实时互动的需求,也为了最大化节目热度,《乘风 2025》总决赛采用全程直播模式,直播过程中,嘉宾的实时表现、舞台失误、投票结果等均成为网友热议的焦点,相关话题多次引爆社交平台,直播观看人数突破千万。
反观《披哥 5》,自开播以来热度便持续低迷。节目相关话题不仅登上热搜的频次较少,即便上榜也多停留在热搜中后段,难以形成广泛传播。日常讨论中,除了核心粉丝群体的持续关注,普通观众的参与度极低,不少网友表示 “刷不到相关内容”“看完初舞台就没再追更”。基于这样的市场反馈,节目组最终放弃了直播模式,选择以录播形式呈现总决赛。录播过程中,节目可以通过后期剪辑优化舞台效果、调整节奏,但也失去了直播带来的实时张力与话题爆发力。有业内人士透露,总决赛录播的决定是在节目中期根据热度数据做出的调整,旨在通过精剪提升内容质感,弥补自然热度不足的短板。
这种呈现形式的差异,不仅是两档节目热度的直接体现,也反映了市场对不同性别竞技综艺的关注度分化。但对于《披哥 5》而言,录播模式并未完全掩盖节目中的亮点与争议,反而让总决赛的奖项分配和嘉宾表现成为聚焦核心,为后续 “节目组重点关注对象” 的揭晓埋下伏笔。
“回锅肉” 扎堆:嘉宾阵容引发审美疲劳,观众流失严重
《披哥 5》的嘉宾阵容配置,成为节目热度低迷的重要原因之一。本季节目中,“回锅肉” 哥哥的占比极高,大量此前参与过《披荆斩棘》系列的嘉宾再次回归,让不少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其中,陈小春、张智霖、李承铉三位哥哥已连续参与三季节目,从第一季的初亮相到第五季的再度加盟,他们的舞台风格、互动模式逐渐被观众熟知,缺乏新鲜感;此外,大部分哥哥都有过两次录制经历,仅有少数几位是首次登上《披哥》舞台的新人。
这样的阵容配置,在节目开播初期便引发争议。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留言 “又是这些熟悉的面孔,没兴趣追了”“节目组能不能换点新人,老嘉宾扎堆实在没看点”。对于普通观众而言,竞技综艺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源于未知的舞台呈现和嘉宾互动,而 “回锅肉” 哥哥的频繁回归,让节目失去了探索性与惊喜感。更有观众表示,连续多季看到相同嘉宾,会自然联想到他们此前的表现,难以产生新的情感共鸣,甚至会因为 “审美疲劳” 直接放弃追更。
数据层面也印证了这一现象,节目开播初期的收视数据和网络播放量尚可,但随着赛程推进,数据持续下滑,到第三轮公演后,播放量已不足开播时的一半。能够坚持追完节目全程的,大多是嘉宾的核心粉丝,他们为支持偶像而来,对节目阵容的 “重复性” 接受度更高。而普通观众的大量流失,直接导致节目整体热度难以提升,也让 “节目组重点关注哪位嘉宾” 的讨论,始终局限在小范围粉丝群体中。
焦点转移:从快乐老咖到 X-brother,再到 “皇族” 争议
节目开播初期,关于 “节目组重点关注对象” 的讨论便已展开。彼时,快乐老咖们的座位被特意安排在舞台中央的 C 位,这一细节让网友普遍认为,节目组会将资源倾斜给这些资历深、国民度高的老嘉宾。快乐老咖们在初舞台的表现也相对亮眼,凭借多年积累的舞台经验和观众基础,收获了不少好评,进一步强化了 “节目组力捧老咖” 的猜测。
但随着节目播出,这一猜测逐渐被打破。观众发现,X-brother 阵营的镜头数量明显增多,尤其是李承铉,作为三季元老,他在节目中的镜头不仅数量多,且多集中在舞台高光时刻、后台排练细节以及团队决策环节。李承铉的表现也确实亮眼,无论是舞台演唱、舞蹈编排,还是团队协调能力,都展现出极高的专业素养,相关镜头的传播度也相对较高。因此,网友们的猜测转向,认为 X-brother 才是节目组真正力捧的对象,快乐老咖的 “C 位待遇” 不过是初期的表面功夫。
第三轮舞台公演录制结束后,新的争议再次出现。此次公演采用 “快乐老咖、TOP 登录少年、INTO 万” 三方对决的模式,这样的分组方式让网友直呼 “结果早已注定”。TOP 登录少年作为新生代偶像组合,人气较高,粉丝群体庞大,而快乐老咖和 INTO 万的粉丝群体相对分散,且部分老咖的粉丝活跃度不及年轻偶像。有现场观众透露,分组公布后,现场氛围便呈现一边倒的态势,即便尚未投票,大家也能预判到 TOP 登录少年会顺利晋级。这一情况引发 “皇族” 争议,不少网友质疑节目组为了让 TOP 登录少年晋级,刻意设计分组规则,将其与竞争力相对较弱的阵营对决。
第五轮舞台公演时,规则设定让 TOP 登录少年直接获得直通总决赛的资格,这一结果进一步加剧了争议。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质疑 “节目组难道要让 TOP 登录少年拿冠军?”,但更多理性的网友表示,TOP 登录少年能够进入总决赛已达到节目组的预期,作为新生代组合,他们的目标是提升曝光度,而非争夺冠军 —— 毕竟无论是资历还是国民度,他们与老咖相比仍有差距,夺冠难以服众。
终极揭晓:陈小春成最大赢家,三季圆满收获 X-man
总决赛的奖项分配,终于揭开了 “节目组重点关注对象” 的神秘面纱 —— 这位隐藏的核心焦点,正是陈小春。随着快乐老咖战队夺得冠军,苏醒收获 X-leader,相关话题登上热搜引发不小争议,但所有人都忽略了一个关键细节:陈小春收获了本季节目含金量极高的 X-man 奖项,而这一奖项让他成为《披哥》系列中首位三季均有重磅收获的嘉宾。
回溯陈小春的《披哥》历程,堪称 “圆满”:第一季节目中,他凭借出色的表现和强大的团队领导力,带领战队夺得冠军;第二季节目中,他再次展现卓越实力,收获 X-leader 荣誉;到了《披哥 5》,他又成功拿下 X-man 奖项,三大重磅荣誉加身,成为系列节目中独一份的存在。拿到 X-man 奖项时,陈小春难掩激动,在舞台上坦言:“上次看到潘玮柏拿到这个奖,心里特别羡慕,当时还以为这个奖项以后不会再设置了,没想到这次不仅有,还颁给了我,真的太幸运了。” 他的发言朴实真诚,眼神中满是惊喜与感慨,感染了现场不少观众。
陈小春之所以能成为节目组的核心关注对象,与其行业咖位密切相关。作为香港娱乐圈的资深艺人,陈小春凭借《古惑仔》系列电影、经典歌曲《算你狠》等作品,积累了极高的国民度和行业地位,是本季节目中咖位最大的嘉宾。对于节目组而言,给予这样的资深艺人足够的尊重和资源倾斜,既是对其行业地位的认可,也能借助其国民度提升节目质感与关注度。
节目中的诸多细节,也印证了节目组对陈小春的重视。初舞台录制时,陈小春状态十分放松,甚至有一个舞台直接选择不参与,还主动将队长职位让给周柏豪,展现出前辈的大度与从容。但第一轮舞台公演时,大湾仔战队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最终获得倒数第二名的成绩。这一结果让陈小春深感内疚,毕竟在前两季节目中,他带领的战队从未取得过如此不理想的成绩。镜头捕捉到他在后台独自沉思的画面,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自责,随后他主动召集战队成员开会,复盘舞台问题,鼓励大家后续发力。
这份自责转化为动力,第二轮舞台公演中,大湾仔战队上演精彩 “逆袭”。陈小春亲自参与舞台编排,从歌曲选择、舞蹈设计到队形排列,都全程把控,甚至主动承担难度较高的部分。最终,他们的舞台凭借紧凑的节奏、默契的配合和极具感染力的表现,成功拿下第一名的好成绩,用实力证明了 “陈小春只要认真,就没有办不到的事”。而在《MAMA》舞台考核中,陈小春的表现更是让网友眼前一亮 —— 谁也没想到,即将 60 岁的他,竟主动挑战舞蹈担当,与年轻嘉宾合作完成高难度舞蹈动作。舞台上,他身着帅气舞蹈服装,动作利落有力,节奏感极强,完全看不出年龄带来的限制,每一个 wave、每一次走位都精准到位,展现出极高的舞蹈功底。
网友们在惊叹之余,开始深入了解陈小春的过往,才发现他最初的职业便是伴舞,舞蹈功底本就十分扎实。早年在香港娱乐圈打拼时,他曾为多位知名歌手担任伴舞,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只是后来转型演员、歌手后,舞蹈才华逐渐被大众淡忘。此次在《MAMA》舞台上的亮眼表现,让观众看到了他鲜为人知的一面,也让他的口碑持续攀升。与此同时,陈小春的妻子应采儿的教育理念也受到网友关注,应采儿在过往采访中提到的 “鼓励式教育”“尊重孩子个性” 等观点,与陈小春在节目中展现的包容、负责的团队态度形成呼应,进一步提升了他的路人好感度。
意外反差:节目组侧重 “弟弟”,出圈者却是 “哥哥”
本季节目中,节目组的明面上的资源倾斜似乎更偏向于 “弟弟” 阵营,无论是 TOP 登录少年、INTO 万等新生代组合,还是年轻的 X-brother 成员,都获得了不少舞台资源和镜头。节目组或许希望通过扶持新生代嘉宾,吸引年轻观众群体,为节目注入新鲜血液,同时也为娱乐圈输送更多优质偶像。
但事与愿违,节目播出后,真正出圈、收获口碑的并非这些 “弟弟”,而是以陈小春为代表的 “哥哥” 们。李承铉、苏醒、王栎鑫等嘉宾虽然也有亮眼表现,但伴随而来的争议较多:李承铉因镜头过多被质疑 “资源咖”;苏醒拿下 X-leader 后,被部分网友认为 “实力不配荣誉”;王栎鑫的舞台表现虽好,但话题度始终不高。这些争议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也影响了他们的口碑传播。
而陈小春则完全不同,他在节目中的表现始终稳定且亮眼,从初舞台的从容、失利后的自责,到逆袭时的拼搏、舞台上的突破,每一个细节都展现出资深艺人的专业素养与人格魅力。他没有刻意追求镜头,却凭借实力和态度赢得了观众的认可;没有参与过多争议性话题,却凭借三季圆满的荣誉和精彩的舞台表现,成为节目中最受好评的嘉宾。
除了陈小春,张智霖等其他 “哥哥” 也凭借稳定的舞台表现和深厚的国民度,收获了不少好评。他们的出圈,不仅印证了 “姜还是老的辣”,也说明在竞技综艺中,扎实的业务能力、成熟的人格魅力,远比流量和资源倾斜更能打动观众。节目组原本侧重扶持的 “弟弟” 们,虽然获得了较多资源,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舞台经验和国民基础,未能实现预期的出圈效果,反而让 “哥哥” 们成为节目最大的亮点。
目前,《披哥 5》已正式落下帷幕,陈小春的圆满结局、“哥哥” 们的精彩表现,成为节目留给观众最深刻的记忆点。尽管节目整体热度不及往季,但这些资深艺人用实力证明了自己的舞台价值,也为竞技综艺的嘉宾选择和资源分配,提供了新的思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