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1-4 01:47

韩国纹身师熬出头:地下熬33年,终等来执照“通行证”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日新说观点

周五,韩国纹身师金度允(Kim Do-yoon)在首尔北区法院参加完又一次上诉听证会后,步入寒冷的空气中。他的罪名是:为一位满意的客户提供了纹身服务。
“今天我没抱太大期望,”艺名Doy的金度允坦言。
就在数周前,韩国国会通过了《刺青师法案》,终结了长达33年“仅限医生从事刺青”的限制。新规将于2027年随全国执照制度的实施而生效。在此之前,无医疗执照的刺青行为在法律层面仍属违法。
对Doy而言,这场法律变革似乎来得太迟:尽管新法已通过,他因(2019年)给名人纹身而遭起诉的案件仍在继续。但与韩国众多同行一样,他仍然欢迎这项新立法,期待行业能由此走出阴影。
“在隐秘中创造美丽”在韩国,纹身长期以来被与有组织犯罪联系在一起。至今,部分公共泳池、浴场及健身房仍然禁止显露纹身的顾客入内。
然而,年轻一代的态度已发生巨变。纹身成为个人表达的标识,以精细线条与复杂配色技法为特色的“韩式纹身”更是获得了全球认可。
纹身禁令可追溯至1992年,当时韩国最高法院裁定“向皮肤注入墨水构成医疗行为”。据此规定,仅持证医生可从事纹身服务,但现实中几乎无人提供。
此后数十年间,庞大的地下经济悄然兴起。虽然没有官方统计数据,但行业估算显示,目前韩国约有1600万人拥有各类纹身,包括永久性与半永久性纹身(如纹眉)。
尽管纹身已广受欢迎,寻找工作室仍需依赖口碑或社交媒体。
“在预约确认前,我们绝不透露地址。”艺名Stella的韩国纹身师玄娥(Hyun-ah)说道,她在首尔梨泰院经营着一家工作室。
“创作美的事物却总要躲躲藏藏,这种感觉很奇特。”她回忆起这个建立在隐秘基础上的行业:工作室隐匿无踪,门面毫无标识。“这很奇怪——我热爱这份工作,却始终带着‘非正规’的隐忧。有时甚至觉得,仅仅通过皮肤表达艺术就成了错事。”
韩国纹身艺术家基俊(Kiljun)是另一位在首尔工作的艺术家。自2007年从事纹身行业以来,他始终在偏见与法律追责之间周旋。十年前他曾被罚款一次,但他从未停止创作。
“我从未认为这是错误或犯罪行为,”他表示。“但在社会层面——尤其在老一辈人眼中——他们视我为坏人,所以我始终要保持低调,行事谨慎。”
基俊形容这个行业长期处于“灰色地带”,当局虽知晓多数工作室存在,却往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种模糊状态至今仍未改变。
对纹身师而言,这场斗争始终关乎行业合法性。2020年,Doy创立了纹身工会,并使其加入了韩国最大劳工联合会之一,为这场抗争提供了组织平台。

该组织通过抗议活动、政界游说等手段,指出将纹身定罪既荒谬又危险——这迫使从业者在毫无保障的环境下工作,且无法举报虐待行为。
与此同时,韩国医师协会激烈反对合法化,警告称纹身存在感染风险,并可能会干扰核磁共振扫描。该协会曾建议以“纹身贴纸”作为更安全的替代品。
新法建立了一套全国性的执照体系,包含考试、培训要求及责任保险。纹身去除服务仍仅限医生操作,未经父母同意为未成年人纹身亦属违法。
实施期定于2027年10月启动,以便相关部门建立执照发放与卫生标准体系。现有从业者将享有两年过渡期以获取完整执照。
对纹身艺术家而言,这份期盼已久的认可带来的情绪是复杂的。“这像是一个新起点,却仍充满不确定性,”艺名斯特拉(Stella)的纹身师玄娥坦言,“终于获得认可令人欣慰,但多数人仍在观望实际的运作模式。我既怀抱希望,又保持谨慎。”
新法对过往的“违法行为”不设正式赦免,因此像Doy的案件仍将持续追诉。
Doy此次是为出席首尔法庭听证而短暂返韩的,在启程前往某场全球最大刺青大会担任评委前,他流露出疲惫却坚定的神情。“有人劝我再等两年,等法律生效,我的案子就会自动消失,”他说。“但这并非我发起这场斗争的初衷。六年过去了,我宁愿坚持到底,迎来一个公正的结局。”
三十三年的“地下”时光,终究迎来了走向地面的契机。从“犯罪”到“执照”,这不仅是法律条文的修改,更是社会观念的变迁。Doy的坚持,与那些隐匿在首尔街巷中、默默“在隐秘中创造美丽”的艺术家们一样,他们等待的不仅仅是一纸“合法”的文书,更是一个能让技艺与表达在阳光下被正视的未来。这场斗争尚未完全结束,但墨水,终将在皮肤上重新获得它应有的尊严。

纹身对你而言,是艺术、是禁忌,还是一种个人表达?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对纹身文化的看法。
作者:拉斐尔·拉希德(Raphael Rashid) 首尔报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韩国纹身师熬出头:地下熬33年,终等来执照“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