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1-4 01:47

王家卫“录音门”塌房,9年前王传君的那句话,终于应验了



最装的人说别人装。

这是近些天来,娱乐圈里最大的笑话。

01

王家卫塌房的大瓜,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了吧。

连续好几天,热搜上挂的都是相关录音爆料内容,引发了无数讨论。



本来我还想着,让子弹再飞一会,等正主出来回应再说。

毕竟,这种反转再反转的事,之前也有过。

但正主的回应没等到,反而是#沉默救不了王家卫#的词条,又被捧上了热搜。

难道,大导演真的想沉默到底吗。



先给不了解的读者,简单说下事情的经过——

起源,是一个参与了《繁花》剧情创作、身患肯尼迪病(缓慢进展的“渐冻症”的青年编剧古二(程骏年),在网上自曝。

为了争取自己的权益,他选择了一种“同归于尽”的壮烈方式:

把偷偷录的7段录音,在网上放了出来。

偷偷录音已经涉嫌违法了,所以王家卫方很快就报警了,古二的账号也随之被封。

但这些流出的录音内容,也在一瞬间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录音的两位主角,正是王家卫与署名《繁花》唯一编剧的秦雯。

而他们在对话里随意吐槽、贬低的 “受害人”,几乎涵盖了半个娱乐圈:

唐嫣、陈道明、游本昌、刘诗诗、倪妮、金靖……

吐槽唐嫣“很装”,比较难搞,要让老师等她。

可娱乐圈里最装、最喜欢不管白天黑夜都要戴着墨镜耍派头的人,不就是你王家卫自己吗?



骂陈道明“阴阳同体”、“极品”,喜欢改台词,又记不住台词。

这句话也是够讽刺的——

要说到临时改剧情、改台词,一条片子NG几十次,还有谁比得上王家卫呢?



就连已经90岁的游本昌,就因为爱发朋友圈,都要被他们蝈蝈一句“不是省油的灯”。

90岁的老人,不过是分享日常,想跟上年轻人的步伐,到底碍着他们什么了?用得着这么背后嚼舌根吗?



而最让网友们恶心的,还是他们俩之间那番猥琐又露骨的对话。

两人自己打情骂俏也就罢了,还把主意打到了金靖身上。

王家卫先说,金靖那个角色秦雯也能演。

秦雯则表示,自己胸没那么大,演不了。

结果王家卫紧跟着就来了一句:“那我一定要搞金靖。”



接着,王家卫还故意问秦雯,如果你有胸怎么样,会不会改变人生。

秦雯的回答也是谄媚到骨子里,“这还当什么编剧啊”、“可以可以”、“好开心啊”。

王家卫则又表示,我一定收你。



这些录音曝光之后,王家卫的人设彻底崩塌了。

是啊,谁又能想到——

在荧幕后塑造出无数经典、浑身散发着文艺深沉气质的大导演,私底下竟然会是这么油腻猥琐的样子呢。

诚然,每个人都有私下的一面,都可能在熟人面前吐槽几句旁人。

可 “吐槽” 和 “恶意贬低” ,从来都不是一回事。

“私下放松” 和 “突破底线的猥琐” ,更是天差地别。

在这些对话的背后,我们看到的,分明是一个人道德感的缺失和人品的败坏。

02

而就在全网都盯着录音里的明星八卦时,最先爆料的古二,反而被大家忽略了。

其实在这起事件中,最大的“受害人”,从来都是他。

这个身患重病的青年编剧,最初站出来爆料的目的,也只是想为自己被偷走的心血、被践踏的尊严,讨一个说法。

而他的遭遇,可以说是一场赤裸裸的权力碾压。



古二是谁?

娱乐圈里一个没名没姓的小透明,一个无名小卒。

但《繁花》里的三条主线,他贡献了两条。

在他进组之前,《繁花》的剧本改了一版又一版,没有一版能让王家卫满意。

主编剧秦雯的第一稿,写到第七集就“写崩了”,写不下去了。

而古二把自己的版本给王家卫看后,王家卫眼睛都亮了,对大家说:

“这就是我们要拍的《繁花》,你们所有人、每个部门,都要熟读这本。”



现在观众津津乐道的剧情,全都是古二写出来的。

李李 “股市版宫二” 般的复仇线、阿宝从认购证起家的发家史、汪小姐在 27号外贸公司的成长路……

爷叔那句“上海人做生意,讲究噱头、派头、花头”,也是出自古二之笔。

在录音里,连王家卫自己都说:

“俊年就是现实里的宝总,拯救了我们。”



被大导演看中,古二本以为,多年的努力总算熬出头了,往后在编剧圈总能有个立足之地。

可没想到——

要你做事的时候,把你当 “救星”;

你想要名分的时候,把你当 “透明”。

除了写核心剧情,古二还成了剧组的 “全能杂役”:

助理、厨师、陪酒、会议记录员……

他要帮主创们准备晚餐,要帮导演挡酒,要替大家买宵夜。

在录音中,也可以多次听到王家卫使唤“古二上菜”、“古二今晚吃什么”。

仿佛他不是个编剧,只是个随叫随到的佣人。



要知道,他还是个患有“渐冻症”的病人啊。

有一次,他试戏累到撑不住了,于是和王家卫说,他得了一种罕见病。

可他话还没讲完,对方就用一种很警惕的眼神问他:

“你想问我要什么。”

一句关心没有,满是提防。

仿佛古二说自己生病,就是为了 “碰瓷” 要好处。



更让人心寒的是,付出了这么多,最后古二也没在编剧那里留一个名。

主编剧不用说了,就连“责任编辑”什么的都没给,只在“前期责任编辑”那里给古二署了个名。

这个位置都在片尾最后了,不暂停根本看不到。



更屈辱的是——

有一次,别人骂古二是王家卫的狗。

他就去问王家卫,得到的回答却是轻飘飘的一句:

“对啊。”



做着主创的事,却领着每月3000块的工资,古二也不是没有争取过。

可他一个没背景、没资源的小编剧,又怎么撼动得了这尊大树。

所以最后他实在没有办法,才选择了这种“鱼死网破”的自爆方式。

他知道这么做的代价,以后在圈内肯定混不下去了。

可比起被榨干价值后弃如敝履,他宁愿赌上所有,让这不公被看见。

03

看完古二的遭遇,除了心疼,更多的是一种愤慨 ——

一个有才华的创作者,在行业权力的碾压下,连基本的尊重和权益都难以保全。

最后,只能选择用 “鱼死网破” 的方式寻求公道。

而这件事情的背后,远不止是古二的个人悲剧。

当我们拨开明星八卦的表象,会发现它背后藏着三个更值得我们深思的真相。

第一,是时候放下成功者滤镜了。

在这件事情中,我看到很多人为王家卫“洗地”。

在他们看来,谁在私底下都会吐槽别人,家卫敢说真话、不藏着掖着,这更加说明大导演有个性。

反而是古二,偷偷录音是 “小人行径”,不就是为了自己利益吗。



可大家声讨王家卫,只是因为他在底下“蝈蝈”别人吗?

难道不是因为他随意窃取别人劳动果实,践踏他人的权益和尊严吗。

很多人总习惯给成功者套上光环,觉得他们站在金字塔尖,就该拥有超越普通人的品德与格局。

可王家卫的这次塌房,无非再次印证了那句话:

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

“导演”、“编剧” 只是他们的职业,并代表不了他们的品德。

所以,是时候打破这层“成功者”滤镜了。

无论他是手握大权的导演,还是籍籍无名的编剧,评判他的标准,都该是品行与底线,而非名气与成就。



第二,一个人傲慢久了,早晚会被反噬。

在这场风波里,王家卫暴露出来的不止是刻薄,更是一种傲慢。

他把自己放在了 “上位者” 的位置上,将他人的付出、尊严,都视作可以随意支配的附属品。

还有之前很多艺人爆料的,梁朝伟一个吃梨的镜头拍27次,刘嘉玲跪着擦地板20多遍都不满意,张学友一个抬头动作拍了60多次……

说好听点,是艺术追求。

要是说直白点,不就是一种站在上位者的傲慢吗。

我是大导演,你就得听我的。

我享受你在我眼前被我绝对掌控的样子。

这种情况,不就和你领导要求你一个方案改十几版,最后还是选了第一版一样吗。

本质上,都是一种权力不对等下的傲慢。

因为我处在更高的位置,所以我的判断就是标准,你的付出就是理所当然。

哪怕我的要求毫无逻辑、毫无意义,你也只能服从。

但当这种傲慢变成了碾压他人尊严的工具,等待他的,也必将是被行业反噬、被观众抛弃的结局。



第三,一些腐朽的圈子,还是趁早消失吧。

这件事闹到现在,圈子里有种特别离谱的“洗白”说法。

他们说,这都业内的常规操作,大家都是这么做的,根本算不上什么黑料。

我看到还有自媒体同行认为,署名不署名、工资给多少,这都是事先签了合同的。

这根本不算个事。



可大家都这么做,就一定是对的吗?

况且,就算工资写在了合同内,难道做饭、挡酒、伺候导演,这些也都写进了合同内?

想起了9年前的那部《摆渡人》。

豆瓣4.1分,妥妥的大烂片。

可就因为监制是王家卫,他发了一句“我喜欢”,于是大半个娱乐圈的人都在跟着发“我喜欢”。

pic/ctx02lbu05k.jpg

反而是耿直的王传君说了一句“我不喜欢”。

但结果却是,接下来几年他几乎被“封杀”了,根本接不到戏。

pic/rjjueoiq4nk.jpg

这才是最恶心人的地方。

表面上大家都客客气气说“艺术”,背地里却全是“谁有权谁说了算”。

好在,现在的观众越来越客观,越来越“祛魅”了。

也越来越看清了娱乐圈里“权力游戏”的本质。

而所谓的有地位,不过是圈子里的人哄着你。

所以,那些腐朽的规则、心照不宣的“常规操作”,是时候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了。

一个行业若想真正赢得尊重,需要的不是抱团取暖的“我喜欢”,而是脚踏实地的好作品。

让艺术的归艺术,让权力的归尘土。

pic/jea1dltvltp.jpg

最后,还是向大导演建议一句——

不要老在墨镜后头看人,容易看走眼。

不如摘了墨镜,平视一下身边。

毕竟,杨绛先生早就说过:

“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

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家卫“录音门”塌房,9年前王传君的那句话,终于应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