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朱时茂从不抢戏,却让人记了一辈子?
咱们聊春晚小品,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一提陈佩斯,大家眼睛立马亮了,“小品大王!”“喜剧天才!”。可站在他旁边那位高大英俊、一身正气的朱时茂呢?大家往往会卡一下壳:“哦,朱时茂啊……好搭档!”奇怪不?明明是一对黄金搭档,作品是两人一起演的,创意是两人一起磨的,为啥聚光灯总是更偏爱那个光脑袋的小个子?今天,咱就好好聊聊这位“被低估的捧哏之王”——朱时茂。
您仔细回想一下陈佩斯那些封神的小品,内核其实都是一个套路:“反差”。
《主角与配角》叛徒想演英雄,朱时茂越是器宇轩昂、一本正经,陈佩斯的贼眉鼠眼、自作聪明就越可笑。
《警察与小偷》假警察遇上真警察,朱时茂越是正气凛然、步步紧逼,陈佩斯的心虚腿软、漏洞百出就越逗乐。
《吃面条》认真负责的导演(朱时茂) vs 偷奸耍滑的龙套(陈佩斯)。
看出来没?朱时茂,就是那个“舞台定海神针”。 他得绷得住,站得直,演得真,陈佩斯那颗“喜剧炸弹”才能在他身边安全、有效地爆炸。他就像相声里的捧哏,看似被动,实则是节奏的掌控者。
所以,不是朱时茂不好笑,而是他的角色任务,就是 “让陈佩斯更好笑” 。他甘当绿叶,而且把这绿叶当成了黄金配角来演。
在成为“陈佩斯身边的导演/警察”之前,朱时茂自个儿就是那个年代的“荧幕男神”。
一句“老许你要老婆不要”,更是让新一代人了解他。他本是话剧团的演员,16岁就当了兵,是根正苗红的文艺兵。凭借英俊挺拔的外形和扎实的台词功底,他早在80年代初就凭电影《牧马人》里的“许灵均”一角火遍全国。那会儿,他是无数女观众的梦中情人,是演正剧的“硬核小生”。
他和陈佩斯的相遇,也特有意思。两人同在八一电影制片厂工作,是在厂里的公共浴室碰上的,一边洗澡一边聊表演,聊着聊着就碰撞出了《吃面条》的雏形。谁能想到,中国小品的开山之作,竟是在澡堂子里“搓”出来的灵感?
论贡献,朱时茂是小品的开创者之一,论演技,他那份举重若轻的“正剧范儿”极难拿捏。可为啥“大王”的帽子落不到他头上?
1. 喜剧的“丑角定律”:在任何喜剧形式里,出彩的往往是那个倒霉、滑稽、出洋的。
2. 事业的“多线发展”:对早已成名的电影演员朱时茂来说,小品可能只是他才华的一个“分支”。
3. 晚年的“不同路径”:在与央视分道扬镳后,朱时茂偶尔拍戏,享受生活,逐渐淡出舞台中心。
尽管后来合作少了,但两人的情谊从未改变。在采访中,朱时茂谈到陈佩斯,语气里总是带着欣赏和宠溺,说他是“戏疯子”,对艺术极其苛刻,但也正是这种苛刻,才磨出了经典。
所以,如果把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比作一道经典名菜,陈佩斯是那道让人欲罢不能的主味,而朱时茂,就是那看似平淡却至关重要的高汤底子。没了底子,主味再浓,也成不了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