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7 21:21

外脆里软!家常葱油饼靠 “两次醒面” 香到飙汁,咬着满是葱香


小时候在乡下奶奶家,最盼着傍晚时分 —— 奶奶系着蓝布围裙,在柴火灶前揉面团,案板 “咚咚” 响,混着柴火的暖香,特别治愈。那会儿没有精致的厨具,就一个黑铁锅,一把竹铲,可奶奶做的葱油饼,却比城里任何点心都好吃。
记得每次奶奶都会把小葱切成碎末,绿莹莹的堆在碗里,面团揉得光溜溜的,醒好后擀成大薄饼,刷上自家榨的菜籽油,撒上葱花和盐,卷起来盘成圆饼,再擀开下锅。柴火灶的火不烈,饼在锅里慢慢烙得金黄,“滋啦” 声伴着葱香飘满整个院子,我就蹲在灶台边等,奶奶总笑着说 “别急,烙透了才香”。现在在城里住,总想着复刻那口味道,原来家常葱油饼,藏的是农村日子里最踏实的惬意。
其实葱油饼算不上什么 “宫廷贡品”,但它的烟火气,在老辈人嘴里能追溯到上百年。早年间清末民初的北京、上海街头,就有挑着担子卖葱油饼的小贩,担子一头是小煤炉,一头是案板和食材,吆喝着 “热乎葱油饼嘞 ——”,路过的人买上一块,趁热咬着,酥软喷香,是那会儿最实惠的零食。
后来这手艺传到民间,家家户户都学着做,没什么复杂规矩,却藏着巧劲。老辈人做葱油饼,讲究 “面要醒透,油要香,葱要鲜”,有的人家会在油酥里加一勺猪油,让饼更酥;有的会把葱花分两次放,一次拌油酥,一次出锅撒,香味更浓。就这么一道简单的家常饼,从街头小摊到自家餐桌,传了一代又一代,吃的就是那份不变的烟火味。

刚从锅里捞出来的葱油饼,还冒着 “滋滋” 的热气,金黄的外皮泛着油亮的光,边缘微微卷起,看着就特别有食欲。伸手碰一下,外皮有点烫,却忍不住想掰一块 ——“咔嚓” 一声,脆生生的,能看到里面分层的组织,软乎乎的。
凑近闻,一股浓得化不开的葱香裹着面香往鼻子里钻,还带着菜籽油的香气,一点不冲。咬一口,先是外皮的酥劲,接着是内里的软嫩,牙齿嚼着,葱花的鲜、盐的咸,还有面的甜,混在一起,油润却不腻,咽下去后,嘴里还留着葱香,忍不住想再咬第二口。要是配碗小米粥,一口饼一口粥,暖到心里头。
食材选购指南做葱油饼的食材不复杂,但选对了、用对量,味道才正,咱们把用量和挑货技巧说清楚:
中筋面粉:500 克(做 6 个中等大小的饼)。挑的时候看包装上的 “蛋白质含量”,11%-13% 的就是中筋;再捏一把面粉,没结块、无异味的才新鲜,别买快过期的,面香味会淡。温水:280 毫升。不用特意买矿泉水,家里的自来水烧开晾到 40℃左右就行(手摸不烫),冬天可稍热一点(45℃),夏天凉到 35℃,避免水温太高烫死面筋。小葱:200 克。选那种叶子翠绿、根部白净的,捏着叶子不发蔫、没黄叶的;夏天小葱容易老,买的时候掐一下根部,脆嫩的才好;冬天小葱贵,也可以用一部分大葱叶代替,但香味会稍淡。食用油:80 毫升(菜籽油优先)。选浓香型菜籽油,烙饼香味更足;挑的时候看颜色,清澈无沉淀、标签上 “压榨” 工艺的更好,别买散装油,不卫生。盐:10 克。就用家里的食用盐,不用特意买海盐,普通盐调味就够。5 步家常葱油饼做法咱们做葱油饼,不用复杂技巧,但有几个小革新,保证饼外脆里软、葱香浓郁,新手也能学会:
第一步:和出筋道面团(关键:盐 + 温水,醒面够时间)先把 500 克中筋面粉倒进大盆,加 5 克盐(加少许盐能让面团更筋道,比传统不放盐的口感好),用筷子搅匀。接着慢慢加 280 毫升温水,边加边用筷子搅成絮状,直到没有干面粉。然后下手揉面团,揉 5 分钟左右,揉成光滑不粘手的面团(要是粘手,就加少许干面粉;太干就蘸点温水)。最后在面团表面刷一层薄油,盖湿布或保鲜膜,放在温暖的地方醒 30 分钟(冬天可以放阳台晒太阳的地方,夏天常温就行)。
第二步:做香到爆的油酥(革新:加葱花,避免掉渣)醒面的时候做油酥,碗里放 50 克中筋面粉,烧 60 毫升热油(油冒烟后关火),趁热浇在面粉上,用筷子快速搅匀,做成油酥。等油酥放凉一点,加 5 克盐和 100 克切碎的小葱(提前把小葱洗干净沥干水,避免有水影响油酥),搅匀备用。传统油酥只放面粉和油,咱们加了葱花,烙饼时葱香更均匀,还不会像后期撒葱那样掉渣。

第三步:卷出分层饼胚(关键:二次醒面,层次更丰富)醒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揉两下排气,分成 6 等份(每份约 130 克,大小均匀,烙的时候受热一致)。取一份面团,用手揉圆,擀成直径约 15 厘米的薄饼(别擀太硬,不然烙出来不软)。在薄饼上均匀刷一层做好的油酥,从一边紧紧卷成条状(卷得越紧,后期烙出来的层次越多),然后把条状面团的两头捏紧,盘成圆饼(像盘蚊香一样),用手轻轻按扁,再盖湿布醒 10 分钟(二次醒面很重要,能让面团松弛,烙的时候不容易破,还更软)。
第四步:烙出金黄脆饼(革新:中火 + 盖锅盖,不糊还熟透)平底锅烧至六成热(手放在锅上方能感觉到热气),刷一层薄油(别太多,不然饼会腻)。把醒好的圆饼胚用擀面杖擀成直径约 20 厘米的薄饼(擀的时候轻一点,别把油酥擀出来),放进平底锅里。开中火,烙 2 分钟,直到底面变成金黄色,然后翻面,再烙 1 分半钟。这时候可以盖上锅盖(传统烙饼不盖锅盖,容易外层焦了内里没熟,盖锅盖能锁住水分,让饼熟透还软),烙到另一面也金黄,用筷子戳一下饼中间,能轻松戳透就熟了。
第五步:出锅增香(点睛:刷香油,香味再升级)烙好的葱油饼夹出来,放在盘子里,趁热刷一层薄香油(普通食用油也行,但香油香味更浓),再撒上剩下的 100 克小葱碎(生小葱碎比熟的更鲜,最后撒能提香)。这一步是传统做法没有的,刷香油后,葱油饼的香味能再上一个档次,吃着更有滋味。
现在做葱油饼,早不是只有传统口味了,好多新潮做法特别火,咱们也能在家试:
最近超火的 “芝士葱油饼”,做法特简单 —— 就是在做油酥的时候,加 30 克碎芝士(用马苏里拉芝士,能拉丝),和油酥、葱花搅匀。烙的时候芝士会慢慢融化,咬一口能拉出丝,奶香混着葱香,比传统葱油饼多了一层口感,家里有孩子的肯定爱吃。还有 “梅干菜肉葱油饼”,把提前炒香的梅干菜肉末(梅干菜泡软切碎,和肉末加少许酱油炒香)拌进油酥里,烙出来的饼咸香十足,还带着梅干菜的独特香味,适合喜欢重口味的人。
另外还有几个冷门小技巧,咱们做的时候能用上:一是和面时加一勺猪油(约 10 克),揉进面团里,烙出来的饼会更酥,就算放凉了也不硬;二是烙饼时如果怕糊,锅热后转小火,多烙 30 秒,虽然慢一点,但能保证外皮不焦、内里软;三是剩下的葱油饼,下次吃不用蒸(蒸了会软塌),用空气炸锅 180℃烤 5 分钟,外皮能恢复酥脆,和刚烙的差不多。
这些新做法和小技巧,既没丢葱油饼的本味,又多了新鲜感,咱们在家做的时候,完全可以按自己的口味改,怎么吃都香。
咱们今天把家常葱油饼的做法说透了,从和面到烙饼,每一步都简单好操作。我自己最近试着在葱油饼里夹了煎蛋和生菜,做成 “葱油饼汉堡”,早餐吃特别顶饱。
你们在家做葱油饼时,会加芝士、梅干菜,还是有其他 “隐藏吃法” 呀?或者有没有什么让葱油饼更香、更酥的小秘诀?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下次我试着按你们的方法做,到时候再和大家聊味道!

关注食味流年,带你了解更多和美食有关的故事、知识和技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外脆里软!家常葱油饼靠 “两次醒面” 香到飙汁,咬着满是葱香